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多年磨一剑 于同行业赛道中脱颖而出——访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隋中斐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9月1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就加快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隋中斐表示,如今“向海洋要油气”,合理、规范、高效地开发开采海洋油气资源已成为大势所趋,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多年来从技术上下手,在技术上苦心钻研,交上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走进威飞公司位于东营的总部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硕大的技术布局地图与专利荣誉墙。山东东营及新加坡、美国休斯敦……威飞公司先后设立全球性研发中心多处,业务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力求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集中力量钻研高端海洋及水下开采设备自主研发及制造技术的突破之法。

  “近年来,我们面向各大高校广纳技术型人才,组建了一批以‘85后’、‘90后’为主的青年人才研发团队,这批以‘85’后为主要负责人的科研队伍,在威飞公司承接的国内首套国产化水下井口采油‘气’树系统项目的研发中,与海外研发团队强强联合,在技术突破领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隋中斐说道。

  在首套国产化水下井口采油“气”树系统项目中,需要符合装备标准的燕尾槽,面对形状复杂、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新型工件,威飞公司以“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最终成功将燕尾槽加工精度从0.1毫米降低到了0.01毫米。该项突破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项目样机的成功研发也彻底解决了国产化水下井口采油“气”树系统卡脖子技术问题。

  隋中斐告诉记者,凭着传承自老一辈油田人开拓进取的无畏精神,凭着“不达目标不罢休”的韧劲,凭着不遗余力的技术投入,多年磨一剑,威飞公司终于取得技术突破,于同行业赛道中脱颖而出。继成功完成国内首台套浅水水下采油系统海试后,2022年7月,由威飞公司联合中海油研究总院成功自主研发制造的两套水下井口采油气树在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标志着这项技术真正国产化应用的开始,解决了渤海油气开发的难题,亦实现了我国浅水海域水下模式“零的突破”。

  隋中斐介绍说,从成功海试到工程化应用,威飞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水下项目研发、制造经验,进一步完善了国内海洋及水下装备国产化产业链。加快了海洋装备产业升级步伐,推动海洋高端制造核心设备自主化,为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建设海洋强国贡献了威飞力量。

  (记者 闫雯雯 通讯员 王亮)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