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非遗馆里研学热 打造传承新课堂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近日,广饶县大码头苇编非遗馆迎来一批研学小游客。“我们大码头苇编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我们的苇编产品,从传统的苇席到现在用的鸡蛋收纳篮等都是我们制作的……”非遗传承人徐尊霞在展馆内给孩子们讲授大码头苇编的历史和编织技艺,并现场演示小船的制作过程与技巧。看着苇编材料,孩子们跃跃欲试,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一条条小船诞生了。

  非遗研学让孩子们了解大码头苇编的传统历史,亲手体验苇编,让非遗传统文化走进孩子们心中。截至目前,大码头苇编展馆已经接待来自周边学校的学生500余人。

  据了解,码头苇编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苇编制品成为大码头镇一带百姓的支柱产业,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在从事苇编业。苇席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仅仅是芦苇的前期处理,就有五六道工序。在困难时期,大码头百姓用编织的苇席到胶东等地换回粮食、地瓜干等,靠着苇编工艺养活了这方土地上的人。近几年,随着岁月的推移,芦苇编织工艺不再是大码头镇上农家人谋生的手段,昔日创造出富足生活的苇编大户、销售大户逐渐消失,传统的苇编工艺也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为了将大码头苇编传承、保护、创新、发展,2021年9月,非遗传承人徐尊兴投资35万元建设了大码头苇编非遗馆,收藏明清至现代的苇编产品、老物件、苇编工具等300余件,充分展示了大码头苇编的历史和今天的发展。2022年,扩展为山东黄河口草柳编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分为展示区和加工区,展示区420平方米,加工区1200平方米,培训教室210平方米。目前,年编织芦苇制品15万件、木片编织产品30万件、纯天然可降解芦苇吸管12000万支,在保护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实现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记者 延智 通讯员 谷文静)

责任编辑:刘明静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