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开新局丨市政协着力打造“有事多商量”月度协商品牌—— 课后服务“小切口” 解决民生大问题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近日,我市一份“五育”并举囊括26大类85小项的课后服务课程指导目录正式发布。目录制定的背后,是市政协“提高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水平”首次月度协商的推动。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市、县政协开局之年。市政协紧盯协商主责主业,着力打造“有事多商量”月度协商品牌,坚持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入手,深入协商议政,推动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让服务群众从“无形”变为“有形”。

  “题好文一半。选好题是第一步。”首次月度协商带有引导性和示范性,市政协开始选题就把目光聚焦到精心筛选出的几项民生领域协商议题上。市政协主席刘美华对首次月度协商点题并全程指导,“教育是最普惠的民生。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民心工程,党政重视、群众关切、社会关注。我们选择这一切口小、覆盖面广、关注度高的民生课题,作为首次月度协商的议题,可以让大家广泛参与、议深议透,更好回应群众期盼,助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富有民意基础的高质量协商成果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拉呱式调研,与群众商量有温度

  调研是月度协商的基础环节。市政协坚持把调研作为提高协商质效的“压舱石”,将协商环节前移,做到不调研不协商、先调研后协商、边调研边协商。

  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事关千家万户。家、校对课后服务的关注点在哪里?他们的诉求是什么?月度协商活动一经启动,就把家长、学生、校长、教师等各方群体作为重点调研对象,注重倾听他们的心声。

  今年4月份开始,面对多点散发的严峻疫情形势,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创新方式方法,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多次召开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座谈会,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课后服务有效解决了家长接送难题,群众们普遍认可。下一步,应聚焦从‘有’向‘优’转。”“服务内容不够丰富,建议多开发特色课程,提高吸引力。”“服务时间不能一刀切,可以实行错峰制度。”“应分类施教,比如统筹按照兴趣特点走班。”……全市近百名群众,或现场建言,或视频连线,畅所欲言,在交流中不断碰撞思想、凝聚共识。

  “调研就是要走深走实,摸透了群众想法,协商才能把问题找准、建议提实。”市政协副主席王志安说。在他的示范下,教科卫体委的同志们一有机会便与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甚至路人拉呱聊天。“你们学校课后服务开展得怎么样?”“孩子参加课后服务对素质拓展有效果吗?”“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后服务内容?”……委员们也各自分散调研或结队调研,通过各种方式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来自东营市远方文学培训学校的葛安明委员还特意面向1000余名家长和教师开展了抽样调查。一次次随机调研,渐渐听清了各方群众的心声,使协商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烟火气”。

  众筹式建言,多方来商量有广度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何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改善“官方看娃”的效果,将课后服务打造成为“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基层委员和基层群众更有发言权。只有推进协商向基层延伸,才能使社会、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声音充分表达,更好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

  义务教育是属地化管理,协商必须做好做足“上下联动”的功课。一方面,市政协与各县区政协联动调研,更深入地掌握基层情况;另一方面,直接把平台搬到基层,在东营区搭建协商平台,市区两级政协委员、校长家长代表、民主党派成员与协商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协商,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切实提升了协商实效。

  为了使协商活动更聚焦、更充分、更深入,市政协坚持“左右互动”,主动打破过去界别协商中的沟通壁垒,为其他界别委员参与协商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教科卫体委专门向我市全体委员发出“课后服务邀您来协商”的通知,50余名非教育界委员踊跃报名,通过履职平台发表意见建议150余条,提供了大量协商参考,有效扩大了协商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

  此外,月度协商还创新采用党派联合的方式进行,民革东营市委会全程参与,民进东营市总支形成调研成果,还有众多无党派人士积极建言,共同为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出谋划策。

  互动式协商,与部门商量有力度

  为进一步增强协商成效,市政协注重协商前沟通、协商中互动。协商会前,一份涵盖5类问题17项建议的“问题与建议清单”就送到了协商部门手中,进行初步沟通和协商。

  协商会上,委员、各方代表和协商部门负责同志“当面锣、对面鼓”。“建议拓宽课后服务渠道,比如引进第三方机构,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求,又能缓解教师压力。”“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教师主力军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回归校园。”“应加强督导检查,确保经费等保障性政策落实到位。”……对此,教育、财政等部门同志结合工作职能一一现场回应,并提出了今后工作措施和打算。

  历时2个多月的协商过程,既是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的过程,又是协商交流、凝聚共识的过程。市政协坚持把协商质效摆在首位,边调研边协商边总结。形成的协商专报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分管副市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积极研究采纳。

  截至目前,“完善教师激励措施”“规范引入第三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等建议已列入我市民生改善创新重点任务,正在转化为具体措施,惠及千家万户。针对月度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情况,市政协还将在今年年底做一次跟踪监督,通过持续监督问效,解决协商“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推进课后服务上水平发挥政协作用。

  建言是协商的责任,共识是协商的要义。深入细致的调研、有理有据的建议、实在有效的互动……首次月度协商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月度协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 关晨歆 通讯员 李昕)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