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丨广饶县:小麦进仓不落地 节粮减损增效益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近年来,广饶县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随着智能化和机械化设施在粮食产后的应用,实现了小麦进仓不落地,节粮减损增效益。

  以往夏收时节,种粮农民最犯愁的事儿莫过于晒粮。如今,广饶县粮食购销企业推行的代运输、代烘干、代储存业务,解决了种粮大户的烦心事。今年,广饶县张守凤家庭农场种植的850亩优质小麦获得了好收成,麦子收获后就直接进了附近的粮食购销企业。

  “我们公司可以提供代运输、代烘干、代储存服务,农民把收获的粮食交给我们,就能够实现从田间运输、烘干到入库存储一条龙。仓储期间,农民们可以随时来提麦子,在他们认为价格最高的时候锁定他们的收益,预计能为农民每亩提高140元到260元的增值收益。”山东盛凯粮食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立强说。

  在广饶县汇通粮食有限公司交易智能平台及80万吨粮食仓储物流扩建项目现场,公司总经理刘岩正在查看3万吨螺旋气密性保温仓运行情况。“我们的仓库配备了智能化设备,可以精准地掌握粮食存储的状态与数量。通过卸车平台,3万吨的筒仓,一天就能实现入粮1800余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引入的这套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入粮、出粮、倒仓、清理、环流熏蒸全流程的一键化操作,能够有效地实现粮食减损,保证粮食安全。”刘岩说。

  目前,广饶县共投资3.5亿元,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8处,新建扩建和改造提升了一批现代化粮食仓储设施,一批烘干机、智能化粮库陆续投入使用,实现了麦子从田间地头到粮食流通企业的直接入库。收储过程中,麦子全程不落地,省去了晒粮、存粮、卖粮等中间环节,对于节粮减损又加了一道保险。

  “今年以来,我们有序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在夏粮收购中,粮食流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有效降低了粮食损失,提升了粮食的品质。在增加优质粮食产品市场供给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增收。”广饶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三级主任科员王建峰说。

(记者 张佳松 通讯员 赵金燕 聂义山 张鹏涛)

责任编辑:刘洁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