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聚力打造盐碱地种业创新高地

  夏日结硕果,丰收满筐来。

  6月的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一片生机盎然:金黄饱满的麦穗涌动着丰收的快乐,黄紫相间的苜蓿花摇曳着身姿,藜麦铆着劲地向着天空方向生长……“敢叫盐碱地变成丰产田”,为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指示要求落到实处,省黄三角农高区聚焦种子这个农业的“芯片”,全面打响“盐碱地科技会战”,着力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种业发展模式,打造现代种业创新硅谷和示范基地。

/

丰收之际,省黄三角农高区技术创新中心工作专班人员察看小麦长势。

 推进种业发展向“芯”而行

  “这是总书记去年10月看过的那片大豆地,如今已种满了麦子。”省黄三角农高区技术创新中心工作专班人员李林波望着滚滚麦浪,心中有无限的激动。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时,李林波就在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句话不但记在本子上,更刻在心里。“麦子收了,再种上大豆!”李林波说。

/

盐碱之地变丰田

  这次种下的大豆不但品种进行了更新,技术上也有了新的提高。部分试验田开展的新技术就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玉米带状间套作大豆的种植模式,重点通过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充分发挥边行效应和大豆固氮养地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条件、提升土壤地力,是一项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加一茬大豆稳粮增收的种植技术。望着这片盐碱试验田,李林波畅想着丰收的景象。

  全力推进耐盐碱作物育种创新和示范推广是专班人员不懈努力的工作。“今年开展了作物试验示范1.67万亩,包括在农高区试验示范基地种植了耐盐碱小麦、苜蓿、中草药等36种作物245个品种(系)1.57万亩。”记者惊讶于品种之多时,专班人员笑着说:“今年,我们新搜集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3000余份,已达到2.1万份,目前,已种植1.46万份。新培育了小麦、藜麦、燕麦、金银花4种耐盐碱作物6个品种(系)。”专班人员如数家珍。

  试验示范合作的种子洒满了黄河尾闾:在垦利永安开展了1000亩耐盐水稻——燕麦连作试验示范,在兴隆街道建设了3000亩全梯度耐盐作物种质创新利用中试熟化基地。农业农村部今年在农高区设立了耐盐碱作物新品种鉴定区域试验和品种对比试验基地,将汇集全国236个新品种(系)进行鉴定区域试验,171个新品种(系)进行对比试验,标志着农高区育种工作纳入国家管理范围,增强了农高区在新品种鉴定和示范推广上的主导性和话语权。

  宜粮则粮、宜草则草、宜药则药。在农高区44万亩滨海盐碱地上,他们正努力探索生态优先、适地而用的盐碱地种业生态高效发展特色路子,为全国盐碱地利用作出示范。

  8个科研平台助力科技创新

  农虽旧业,其命惟新。

  在省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藜麦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开发平台种子资源库,记者见到了整整一个仓库的藜麦种子,它们一包包地整齐排列,带有不同的标号。“这些标号大概相同的都是亲戚,有的是‘爷爷’,有的是‘孙子’。我们通过不断改良种子,让它更适应盐碱地的‘生活’,提高产量。”

  育种期漫长,受制于气候、温度,人们已经习惯了植物按部就班生长,农高区搭建起加速育种平台,这让育种人不再“追着太阳跑”。

/

耐盐碱植物育种平台

  透过育种平台的玻璃窗可以看到,黑麦草、田菁、大豆等作物,禾苗青青,长势喜人。

  专属“营养餐”、LED光源、实时温度监测……得益于智能控制系统,在这里每年可育种6至8代,速度是温室育种的3至4倍,大田育种的5至6倍。

  “这就是国内首个耐盐碱植物数字化育种加速器,我们集成应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通过对比实验获取最优的植物生命周期模型,并根据植物株高,布局建设了8个适应不同植物、不同品种的育种加速子模块,再配备不同的光照、水培模组等设备,实现了植物育种的加速迭代。”工作人员说。

/

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罗守玉接受采访

  育种加速器是省黄三角农高区8个科研平台中的一份子。智能农机、农业益虫、藜麦资源、迁飞害虫雷达预警与阻控、生物技术、盐碱地定位观测试验站、种植制度长期科学观测试验场等科研平台正在逐一完善,形成生物、信息、先进制造等高技术与农业技术交叉融合、功能完备、国内唯一的平台集群,为盐碱地农业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优势产业育成和人才聚集培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打造现代种业“创新硅谷”

  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办公场所是临时借用的一栋老楼,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这是省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专业技术五级职员刘志鑫对这里的最初印象。

  岁月流转,农高区这片热土,正发生着一次次蜕变。

  如今放眼望去,塔吊高耸,机械穿梭,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这片蕴含着科技与力量的盐碱地现代化新城,正全力打造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扛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国家战略使命。

  科研平台不断完善、重点实验室落地启用吸引着科研创新人员的入驻。

/

耐盐碱植物育种平台

  总书记在视察东营时,同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亲切交流,他说:“论文写在大地上,你们这件事做得很好。”这句话,是给科研人员的“强心针”。农高区更加注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努力打造科学家、工程师和职业人才配置合理、根深叶茂的“人才集团军”。

  省黄三角农高区将与高等院校沟通协调形成制度,把专家双聘制、业绩互认制和双薪制等政策落到实处,让专家来得放心、干得安心;与全国各大院校等合作,把培养农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课堂,搬到农高区的平台、企业和农田,建立职业人才“带徒弟”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引导“00后”做新时代农民上破题起步,培养职业农民;做实产学研结合,建立社交平台和撮合机制,从中试环节把企业家引入项目、引入试验场景,使专家和企业家在试验中相识相知,最终成为志同道合的创新创业战友。

  674名科研人员汇聚在这片盐碱地上,积蓄能量。将来,会有更多“高精尖”人才在这里挥发汗水,实现梦想。

  仓廪实,天下安。独特的盐碱地赋予了黄河尾闾新的动力,科研成果正在这里孕育,黄三角奇迹在此接连发生。

  丰收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我们必须扛牢盐碱地综合利用大旗,聚焦特色种业等主导产业,发挥产业联动效应,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盐碱地特色产业集群。”省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罗守玉看向那片试验田,信心满满!

  □记者手记

  “论文写在大地上,你们这件事做得很好。”“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言犹在耳,不到一年的时间,这片土地接连传来技术突破、丰产丰收的好消息。

  科创人员在试验田里辛勤劳作,在科研平台上思索与考量,使这片土地被寄予孵化变迁的希望。这是他们的目标:以创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并尽快发挥支撑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为首要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搭建平台、团队建设、项目争取和打造应用场景等方面入手,提升省黄三角农高区资源的聚合力、发展的创造力,奋力在发展盐碱地农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建设国内唯一的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集群”。

  这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以脚踏实地的耕耘、埋头苦干的奉献,汇聚起磅礴力量,书写新时代的“诗意田园梦”,在新征程上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文/张振 图/田雨)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