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工作事项:与区残联对接成立小型康复站或康复区角事宜;联系“繁花胜锦”锣鼓队和“胜锦家事”理事会为疫情期间两对新人婚礼事宜进行帮助;为胜利佳苑、锦霞新城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垃圾清理,代买日常用品……
翻开薛莲的笔记本,日程安排和工作笔记密密麻麻。像这样的工作日志,桌边还堆放着十几本。
薛莲是垦利街道胜锦社区党支部书记,从和平社区的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再到被派驻成立全新的胜锦社区,1989年出生的薛莲已经在社区干了10年。
“10年前的‘五一’,我正式到和平社区报到。”薛莲仍清晰地记得当年的场景:3304户,7607人,老院落多、老年人多,没有物业,环境堪忧。“当时只觉得头大,社区治理的推进举步维艰。”
“为了居民,我得把担子挑起来。”居民迫切的需求和自己立下的誓言使薛莲迅速成长起来。
为解决老城区的诸多遗留问题,薛莲带着整理的问题台账去找上级争取政策支持、找共建单位寻求共建帮助、找爱心商家沟通资源合力……以自己独创的“敲门行动”作为突破口将社区原有的零星力量融汇在一起,并带领和平社区年轻化的团队四处挖掘社区能人、积极组建适应辖区治理和发展的各类社区志愿团队,引导居民进行自助和助人。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薛莲的团队以“星火燎原”之势完成社区“微实事”项目17个、为困难群众圆梦“微心愿”100余个、“微创投”为民服务发展项目18个,开展“社区合伙人”“一个人的剧场”、防汛慰问等文化演出200余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被彻底激活,老社区有了红红火火的新朝气。
薛莲的誓言成功兑现了。如今,走进和平社区,道路宽阔整洁,绿树成荫。琳琅满目的居民自组织让小区老年人有了儿女以外的新依靠,“平和茶社”议事品牌也被推广到垦利街道其他城市社区……这一系列变化,让居民们都竖起大拇指点赞:“以前亲朋好友要来串门我都不好意思,现在这几年,小区变化可太大了!”“小薛就是我们的小棉袄,什么事儿都想在我们前头,比亲生女儿还贴心。”听到居民的反馈,薛莲也感动得热泪盈眶。
近年来,和平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社区睦邻文化建设工程示范单位”“全国创新型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山东省首批“省级四型社区”等国家和省市区多级荣誉。而薛莲本人也获得“山东省老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巾帼建功标兵”“东营市和谐使者”“黄河口道德模范”等称号,她带头创新治理的“一窗受理”工作方式被评为“东营市优秀社区工作法”并收录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秀社区工作法(案例)选编》中。
2020年11月,薛莲来到新成立的胜锦社区任职,一年多的努力,在白纸上“作画”,薛莲和她的新社区队伍已然在胜锦社区扎根发芽,成为居民身边的“贴心人”和“主心骨”。“我觉得生活中最美的声音就是居民的一声:满意。”薛莲说,她从事社区工作以来的初心从没变过,她的青春在社区,居民就是她的亲人。无论工作在哪个社区,居民能因为社区的服务感受到安心和幸福就是她最大的动力。
(记者 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