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为了“生力军”快速发展——全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写在前面的话

  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环境更适宜,各类市场主体就会飞去哪里。市委提出“以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聚焦市场主体需求,瞄准“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标准,凝心聚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综合成本最低、服务效能最佳的城市,让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足、“候鸟”变“留鸟”,成为东营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生力军”。

/

  山东港口东营港,舟车穿梭,塔吊林立,2022年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达1.73万标箱,同比增长36.22%;垦利化工产业园,艾蒙特年产42万吨高性能树脂项目中的一期项目试生产接近尾声,二三期压茬推进,不久后,这里将崛起全国产能最大、品种最全、技术最先进的特种高端树脂生产基地;赛轮(东营)轮胎有限公司,设备高速运转,车间繁忙有序,得益于主动技改升级,该公司成型一条半钢轮胎的时间压缩至38秒……

/

图/周广学 于中平

  数据说明一切:到今年一季度末,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数达306416户,同比增长5.62%,其中实有企业98308户,同比增长11.74%,各类市场主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今年以来,我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强化企业和企业家全生命周期服务,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的“生力军”。

  放权赋能,让企业群众的办事体验更优

  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压减企业群众办事的环节、材料和时限。

  方向明确后,我市以“接触点最少、申请材料最简、办理流程最优、办理时限最短”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深度再造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推动关联事项集成办,着力让企业群众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线下办事“一窗受理”。

  务实举措赢得群众认可。今年3月,市民高勤受东营惠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委托,到广饶县市民服务中心代为办理营业执照,原以为要往返多次才能办好的事情,却仅用不到两个小时就全部办好,顺利领到全县第一张新版营业执照,“高效便捷,‘立等可取’,我要为咱东营点个赞!”

/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等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体验感和满意度,我市于今年1月底正式印发《东营市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集成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全力推动企业开办、企业准营、投资建设等15项关联性强、高频发生的事项系统集成,为企业提供从注册到清算全生命周期的全环节、全方位创新服务,助推各类市场主体进得来、出得去、发展好。

  几天前,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仅用3小时就办完了某添加剂车间配电室提升项目的全套手续,顺利拿到《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豁免《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达到开工条件。我市以工程建设项目全程在线审批、智能审批为主攻方向,深化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制定项目审批信息共享规范,加快平台系统互联互通,加快“一张蓝图”编制和相关成果应用,精简整合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流程,尽最大可能压减项目的“隐形时间”,助力石大胜华锂电池产业园、东营区化工产业园区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实现了提效加速。

  我市还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积极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加速构建基层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办事便利程度和可预期性,让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如鱼得水。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优质的服务,既让本地市场主体活力大增,也吸引了外地企业蜂拥而至。今年一季度,全市新招引签约项目56个、金额396.71亿元,同比增长33.3%、46.9%。

  贴心帮靠,做到“有求必应”“服务周到”

  不久前,东营市东凯空港产业园有限公司负责人将一面绣有“严谨细致高效 廉洁热情专业”的锦旗,送到了市市场监管局外资企业登记窗口,对工作人员协调解决异地企业登记问题表示感谢。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我市聚焦各类市场主体办事需求,广泛推行“店小二”政务服务,积极健全优化“异地受理、属地审批、免费邮寄、就近取证”的跨区域服务模式,推动个人和企业生产经营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同时,统筹用好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晓屋”、非工作时间政务服务等线上线下平台机制,打造“365天不打烊政务服务模式”;组建专业化服务队伍,推行简单事项“综合帮办”、特殊群体和复杂事项“全程代办”等服务,努力打造服务效能最佳城市。

/

  与此同时,我市倡树对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全流程盯靠,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引导各县区、开发区一对一制定企业洽谈、签约、建设、发展的系统服务办法,确保企业不仅能招得来、留得下,更能发展好、发展快。“这服务没得说,很给力!”山东斯玛特管道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洪波由衷感慨,刚到东营之时,人生地不熟,很多工作不知该如何开展,幸亏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团队全程帮管代办、保姆式服务,让他们的项目从立项到投产仅仅用了三个月。

  我市还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企业家恳谈会,共同分析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研究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企业、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开展好“百名局长服务百家企业”等活动,真心实意地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宣传员、信息员、协调员;建立工业企业困难问题办理工作机制,加强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工作,“一口受理”企业各类问题,避免了企业多头“跑腿”;大力实施重点领域价格监管、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排查、信用监管等攻坚工程,着力在全社会厚植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契约意识,全力为市场主体发展创造最好的营商环境。

 培养更多“领跑者”,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去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公布,我市16家企业入选,入选数全省第一!今年2月7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表彰的山东省杰出企业家、行业领军企业家和优秀企业家,我市又有4人入选!

  一个人口仅220万的城市,何以企业众多、企业家云集?

  答案还是营商环境!

  市场经济中,营商环境与企业家好比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好的营商环境可以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让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迸发;企业家则本身就是营商环境里非常重要的因素,可带动营商环境提升,为全社会作承担责任、诚信守法的表率。

  我市坚持把舞台交给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持续引导企业家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继续当好发展的“探路者”“领跑者”,鼓励他们永葆创业激情,做优做强企业,争当行业排头。

/

  上下同欲,关键时刻,彰显出了企业的社会担当。今年3月,东营齐润旗下(同润大酒店)向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向捐赠1000万元,万达集团向垦利区红十字会捐赠300万元,款项全部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深入企业,同样可以看到,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憋着劲“学习、学习、再学习,向前、向前、再向前”,东营宝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超级制造车间高高悬挂起“务实高效,持续推进汽车制动行业迈向新高度”的发展誓言!

  既开放舞台,又给予充分支持。新春伊始,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开工充电,赋能发展”线上企业家公益培训活动火热开展,涵盖了招聘、融资、质量成本分析、改善生产等多项企业家所需内容。同时,我市鼓励领导干部大胆服务企业、与企业家正常交往,构建亲情政商关系,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起尊重企业家、关爱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企业家们表示,在东营干事创业,他们很有信心!

  行至半山不止步,中流击水自奋楫。阔步新征程,东营将始终以“创新实干 事争一流”的标准,对标先进水平、自我加压奋进、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聚心聚力、接续奋斗,着力以更好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更大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更多动能!

  (记者 周乃东)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