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七次党代会的召开,勾勒出全市未来5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践行“严真细实快”工作要求,坚定信心,加压奋进,创新实干、事争一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要素保障为支撑,守牢耕地保护底线,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土绿化,着力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益,不断提升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管理水平,推进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全面上水平,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自然资源和规划力量。
强化政治担当,聚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牢牢扛起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的政治责任,坚持陆海统筹、一体保护、系统治理,突出黄河口区域生态特色,按照国家公园有关标准规定,完善黄河口国家公园规划,加快机构设置、矛盾调处等工作,力争年底前通过创建评估验收,高标准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着力打造世界陆海统筹型自然保护地典范。
强化全域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总投资4.6亿元的10个保护修复项目,修复湿地6万亩,开展湿地生态状况调查监测评估。因地制宜推进沿黄生态长廊建设,全年完成新造林2000亩,绿化修复提升8000亩,保护修复湿地6000亩。健全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长效机制,扎实做好2022年森林资源督查和2021年森林资源督查回头看工作,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湿地资源。开展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加快推进珍稀濒危鸟类栖息地保护、原生植物保护,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积极推进黄河口申报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二期)世界自然遗产,确保顺利通过世界联盟专家初审。
坚持全域统筹,聚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2022年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的攻坚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多规合一”的开局之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系统观念、战略思维,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级规划,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严把成果质量,高水平编制好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打造高品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优化城镇和村庄布局,加快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提升乡村规划管理水平。强化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编制市域和中心城区2个湿地保护规划,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加快编制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统筹陆域和海域,统筹水林田湖草海滩涂一体化修复,科学安排生态修复项目,形成点线面结合、生态功能互为支撑的国土空间格局。
强化重点区域规划管控,推进中心城区控规编制动态维护,完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主体区控规,提升东营区城市更新片区控规,统筹垦利区片区控规。优化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城市设计,高标准做好金湖银河片区、广利河片区、科教园区片区等重点片区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建设品质。配套完善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养老、医疗、健康、公园绿地、停车场、物业用房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高品质“10-15分钟生活圈”,优化提升城市功能。
突出精准高效,聚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盯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统筹研究2022年项目用地报批和计划指标需求,推动实现指标配置精准高效、用地报批快速便捷、用地节奏科学合理。用好用活省市领导要素保障“一对一”对接机制,提前安排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高质量开展土地征收,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重点盘子,实行单独指标保障。健全完善重大建设项目生成阶段联合审查机制,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企业、实体经济等优势产业项目用地。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将持续深化用地指标提前预支、余缺有偿调剂、重点工作绩效考核奖惩和集约用地评价等工作机制,争取省市县三级联动,着力保障市县重大项目及时落地开工。深入研究分析中心城区房地产用地市场形势,统筹安排好2022年度土地供应的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确保实现“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目标。加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深化“标准地”改革,持续完善土地二级市场建设,不断提高土地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益。
(记者 任强 通讯员 巴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