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擘画了未来五年东营发展的宏伟蓝图,也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指出了路径、指明了方向。站在新起点,利津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以“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的境界,聚力推进项目建设、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等工作,奋力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县建设新局面。
项目为王,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利津县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提升经济总量的第一抓手,谋划实施总投资466亿元的121个重点项目,通过建立“能耗库、资金库、环容库、人才库、土地库”,坚持“并联+容缺”审批等方式,抓落地、抓推进、抓开工。围绕加快产业集聚,在统筹推进“2+3+3”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聚焦聚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等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工业强链条、服务业破瓶颈,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引导企业更大力度、更高水平实施升级改造,年内抓好总投资40亿元的30个技改项目,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化工新材料产业,重点实施维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丙烷脱氢及高性能聚丙烯等7个项目,发展壮大PC、ABS、PMMA三条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加快培育聚苯乙烯、聚丙烯等更多链条,聚力打造千亿级炼化精细化学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激发跨越赶超动力。利津县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举措推动工作,打响招商引资“四百”攻坚战,以压实百个主体责任、招引百家名品名店、培育百家“四上”企业、到位百亿外来资金为目标任务,聚焦高分子材料应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关键产业链,组建3个驻外招商中心,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苏闽皖等重点区域,进行登门招商、蹲点招商,做活做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文章,为跨越赶超提供新动能、开辟新路径。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一窗、一链、一网、一次”等改革创新事项,提升全流程帮办代办水平,认真落实惠企暖企政策,创优“利说立行·津善尽美”政务品牌,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服务投资者、厚待纳税人的氛围和导向。以更广阔的平台推进“利华益+”发展模式,在集中资源支持利华益集团发展的同时,利用利华益集团产业平台优势,培育进出口、金融、研发等上游供应链企业,配套通用塑料、平台经济等下游加工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拓展形成复合型产业集群。
统筹发展,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围绕创优城市品质,利津县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以聚人留人为核心,以精致品质为追求,推动城市建设开新局,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生态城市。同步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央活力区,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理,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强化城市载体功能,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围绕加快乡村振兴,利津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统筹推进“五大振兴”,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因地制宜发展设施高效农业、特色增收产业,加快做大黄河口滩羊等特色产业规模,加快打造一批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产品“金字招牌”,着力实施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推动种养加、农工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成果共享,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利津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定实施12件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提升县医共体集团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实施投资1.2亿元的永利小学、明集乡中心幼儿园等工程,打造区域医疗、教育现代化发展新高地。繁荣发展文旅产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弘扬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推进精品创作特色化、遗产文物保护常态化。同步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努力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记者 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