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东营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传统产业占有较高比重,产业规模大,产业集群优势显著。如何发挥优势、运用优势、尽快成势,以高质量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是东营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
越是决胜时刻,越要“提挡不失速”;越是转型关口,越要“增量更优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将打好链条经济发展攻坚战、数字经济突破攻坚战、绿色低碳转型攻坚战,聚力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争创一流。
打好链条经济发展攻坚战
释放“葡萄串”效应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我市石化产业“减油增化”实现重大突破,化工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炼油行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第一动力。代表委员们认为,这与我市抓紧抓实动能转换,谋划实施一批高质量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的做法密不可分。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如散落的珍珠,串珠成链方能释放出“葡萄串”效应,绽放出璀璨光彩。对此,徐云亭代表深有感触:“利华益集团深耕主业、加大投入,提出了‘油头化身高化尾’的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2010年,利华益集团开始布局化工领域,作为利华益集团分拆出来的化工板块,维远股份应运而生,目前,已发展为国内首家具备完整聚碳酸酯产业链的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苯酚、丙酮生产企业。徐云亭表示,下一步,集团将加快项目建设,打造更高质量的炼化一体化产业基地,持续打造高质量发展优势。
未来产业如何发展?东营正通过推行“链长制”探索答案。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我市将着力发展链条经济,“一链一策”加强项目谋划、精准招引、龙头培育、集群打造,建设万亿级高端石化产业集群、全国一流的高端橡胶产业基地、高端智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基地和油服产业总部基地,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高质量、链群化、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
报告围绕6大产业15条产业链如何精准补链延链强链做了明确规划,这对我市优势产业的做大做强以及新兴产业的扩量成势至关重要。来自垦利区的代表表示,今年垦利区将“一链一策”抓好贯彻落实。“以提升锂电池链条控制力为例,我们将充分发挥石大胜华作为全球锂电池电解液溶剂最大供应商的优势,加快实施30万吨/年电解液等延链补链项目,谋划建设锂电池产业园,培育更多‘杀手锏’产品,抢占市场话语权,夯实从电解液材料到电解液成品,再到锂电池组装销售的全产业链控制力。”
打好数字经济突破攻坚战
掘金新蓝海
世界在变,唯有创新不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将打好数字经济突破攻坚战,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培育发展高端软件、电子信息制造、信息通信等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升级,更多新兴产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驶入“快车道”,以大数据智能化等手段持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市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39.7%。
报告指出,我市将深入推进“优势产业+人工智能”和新一轮技术改造,推动100家以上企业开展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打造40个智慧园区、智能工厂等试点示范,争取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地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300个以上。杨晓宏代表说:“海科集团聚焦新产业新业态,前瞻性谋划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由传统的炼化企业成功转型升级为集石化能源、新能源材料、特种化学品、消费与医药化学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集团。”海科瞄准危化品物流领域,自主研发了集前端化工电商交易、物流服务匹配、智能管车系统、主动安全系统为一体的“危品汇”,实现了危化品物流向智慧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下一步,将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还指出,要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新增上“云帆”平台企业100家以上。徐亚飞代表说:“报告阐述了下一步数字经济的发展策略,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鞭策。”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开发的油气生产运行指挥系统,过去需要石油工人一趟趟跑腿抄送的数据,如今在手机、电脑上就能直接读取;不管油井在沙漠还是海洋,陆地还是高山,在中控室就可实现一键操作……这些技术彻底改变了油气生产作业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在互联网行业耕耘多年的企业,胜软科技将把握机遇,加大研发投入,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持续用力,提升产品服务能力,为数字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打好绿色低碳转型攻坚战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多重目标的协同实施期,迫切需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报告指出,我市将打好绿色低碳转型攻坚战,建立覆盖重点领域的能耗统计监测体系,落实国家鼓励可再生能源消费政策,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城市。“我们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建设集约型、高效型、生态型园区为目标,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重点项目倾斜集中,将资源更多地用于项目建设和运营发展,助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张守华代表表示。
今年,我市将引导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与胜利油田合作共建区域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平台,推进实施国内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工程。来自油田基层的代表张月兰表示,自己将立足于岗位,持续做好油泥砂治理、推进油地合作光伏发电这一绿色能源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高效开发。
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及装备产业,布局实施东营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渤中海上风电基地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的务实举措,让许谦代表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积极投身全市发展大局,立足刁口风光渔海特色优势资源,着力提升专业知识、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狠抓‘双招双引’和项目落地,用‘战拼抢’的姿态,为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刁口担当。”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清晰、目标明确,一幅链条更长、质量更高、底色更绿的高质量发展壮美画卷,正在东营大地徐徐展开……
(记者 商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