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深读|城市向新 生活向上

一座城市的更新发展,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的初心是“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有多美,生活就有多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力在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上争创一流,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建设完善重大基础设施,打造舒朗大气、清新明亮、生态宜居的魅力城区。

新目标引领新征程。可以预见,一座独具特色、充满活力、令人向往的湿地生态之城、创新创业之城、和谐幸福之城,必将为广大市民带来可感可触的幸福生活。

提升城市品质 打造宜居之城

城市品质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竞争力,也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深切的感受。

今年,我市将高标准推进中心城规划建设管理,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报告中指出,以服务胜利油田繁荣发展为着力点,以老旧城区、城中村改造为突破点,扎实推进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片区、东辛片区等重点片区更新改造。

这一内容成为不少代表委员们审议讨论的焦点。辛店街道在东营区城市更新中承担了较重的任务,这让徐文明代表倍感责任重大。辛店街道因油而生、因油而兴,有着商业繁荣、经济兴旺的辉煌历史,他表示:“辛店街道将站位全局,找准定位,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的理念,逐步提升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胜利二中等医院学校周边环境,以泽苑片区拆迁为突破口,同步谋划油田机关片区拆迁工作,以胜北片区、原油库片区为重点,制定片区更新计划,推动城市品质系统重塑、蝶变升级。”今年,东营区将加快城市更新,集中攻坚东辛和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片区,完善城市功能,抓好5所中小学改扩建、5家医院改造提升、21条道路和4个城市公园建设。

报告中还指出,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小城市。深入推进城市体检,实施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支持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建设,打造高品质“15分钟生活圈”。建成用好“城市大脑”,打造一批智慧社区和惠民应用场景。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分类投放收集点升级改造,加快建设“无废城市”。

“永安镇距离东城、垦利城区仅15分钟左右车程,我们正高标准编制城镇发展规划和村庄规划,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实施广兴路、经一路、西纬三路等道路绿化工程,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孙瑞代表表示。

“展示了争创一流的责任担当,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为我们加快发展定下了路子,更带来了信心。”陈强代表倍感振奋。接下来,垦利街道将抓建设、提内涵,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创建,在群众就业、就医、就学上下功夫,建设更高品质的城区。

完善重大基础设施 推动城市能级提升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批复新建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正式立项,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这标志着东营人距离实现“高铁梦”又近了一步。

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京沪和沿海高铁通道的共同组成部分,并与在建的潍烟高铁构成环渤海南岸高铁通道。根据发改委批复,线路起自京津城际铁路延伸线滨海站,经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沧州市、山东省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终至济青高铁潍坊北站,全长约348.9公里,设站10座。

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缩影,当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真正贯穿东营之后,它将不仅是交通轨道,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命脉。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先期开工津潍段公铁两用大桥,完成东营西站改造。

“政府工作报告中9处提到了交通,篇幅在450字以上,这说明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东营交通发展,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也深感加快交通发展任重道远。”宋迎章代表兴奋地说,“接下来,将聚焦综合立体交通网专项行动,重点推进实施总投资913亿元的37个项目,特别是加快推进全市高度关注的津潍高铁项目。”

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东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全线开工。开工建设东营港25万吨级单点系泊、环抱港池内航道、10万吨级通用泊位。加快推进广利港区海河联运码头、1万吨级进港航道等项目。积极推进小清河复航工程。加快胜利机场改造提升,优化航线航班,提高航空运输量。推进鲁北铁路物流园开园运营,开工建设中心城区综合物流园。

人勤春来早,实干启新程。鲁北铁路物流园一期配套设施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东营港建设现场,一幅幅壮观的施工场景映入眼帘……放眼东营,瞄准目标、铆足干劲,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姿态正成为这方热土加快发展的生动诠释。

加力推动生态保护 为高质量发展增光增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东营人而言,理解体会尤为深刻。曾几何时,东营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很多地方土壤含盐量平均在17‰以上。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市委、市政府扛牢黄河入海口城市历史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成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水越来越清、天越来越蓝、空气越来越清新,优越的人居环境已成为东营人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的坚实底色。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加力推动生态保护,加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坚持“河陆滩海”一体化保护,实施自然保护区生态调水补水等工程,做好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工作,打造全国首家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开展新一轮“四减四増”三年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大气治理、土壤污染治理。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报告指出要聚力在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上争创一流,这是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的科学谋划和精准定位。生态文明和污染防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更需要我们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赵炳兰代表深有感触地说。

对一座城市来说,好生态永远是一张金名片。“抬头见蓝,推窗见绿,空气越来越清新,生活越来越惬意便捷,这是东营市民共同的生活感受。”李秀霞代表对东营生态的变化有深切的感受,她说,这份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是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最好的见证。“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我将全力以赴抓好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和保护工作,让每一位群众成为绿色环境建设的推动者和参与者。”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的初心是“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以人民为中心”。相信我们的城市一定会迸发出无限生命力,让我们在城市向好向上之中,一起遇见美好的未来!

(记者 李怀苹)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