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扎实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用好“三板斧” 走好“强医路”

河口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好油地医疗机构融合、医共体建设、医联体建设“三板斧”,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医疗整体水平“软环境”和“硬实力”均得到显著提升,开辟了一条河口特色的强医之路。

推进油地医疗机构融合,盘活医疗资源。为盘活辖区内的原油田医疗机构,河口区积极酝酿启动油地医疗机构融合事项,力求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河口区卫健局成立了油地融合提升小组,于2021年5月8日圆满完成了区油地融合医疗机构成立大会暨集中揭牌仪式,区第二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河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油地融合医疗机构正式挂牌运行,新户中心卫生院、六合卫生院、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选派了1名业务院长,与孤岛片区、仙河片区、河口社区实行一对一帮扶指导。3家油地融合医疗机构的区域影响力、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得到全面提升,门诊量及出院患者最高增幅达51%,油田服务片区居民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建立医共体模式,实施三医联动。针对辖区内4家二级医疗机构、6家一级医疗机构的现状,河口区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以推进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提升区域医疗水平的重要抓手强力推动,河口区委区政府出台《河口区深化“三医联动”推进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构建“1+3+N”的紧密型医共体模式,以“区强、镇(街道)活、村(社区)稳、上下联、信息通”为目标,将全区101家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八统一”管理,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从改革前的“竞争者”转变为共兴共荣的“一家人”。目前,河口区正式成立1个医共体集团和老年病与康复医学、妇幼保健、中医药+医康养3个专科联盟。同时,发挥信息系统对医共体集团的支撑作用,配套建成河口区医疗卫生大数据平台,打通了医共体内部的信息壁垒,实现医疗集团内医疗、妇幼保健等信息数据互认、互联互通,让患者在医共体内充分享受高水平、同质化服务。

打造紧密医联体,提升医疗水平。河口区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河口区人民医院与市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分别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采取入驻管理、派遣专家、专科共建、业务指导等多举措系统提升医疗水平。同时,引导各医院加强与国家省级三甲医院合作,目前已与北京名医专家团、北京安贞医院、省立医院、齐鲁医院、千佛山医院、山东眼科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等20余家国家省市三甲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选派专家医师坐诊70余次。

河口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绪军表示,河口区将不断创新举措、接续奋斗,不断提升河口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奋力谱写河口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樊学龙)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