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键词|午餐进校园

解决学生校内午餐是关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家长的大事,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和群众切身利益,也是解决城市治理难题、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解决学生校内午餐问题”写入民生实事,引发代表和委员们的热议。

教育界的政协委员纷纷表示,这项民生实事有利于提高群众教育获得感,解决城市治理难题,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为尽快解决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午餐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从2021年起,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生在校午餐的目标。

据了解,2021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新建和改扩建的27个食堂项目,总计建设面积56340平方米,增加餐位28637个。按照规划,2022年将新建食堂12所、改扩建食堂9所,建设规模25872平方米,增加餐位数23184个;2023年将新建食堂10所、改扩建食堂5所,建设规模14928平方米,增加餐位数11544个。

为了确保食堂“建得快、用得好、管得住”,市财政专门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给予奖补,并按照“鼓励快建、建管并举”的原则,制定资金奖补办法。同时,提高学校基础运行保障标准,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由710元提高到810元、初中由910元提高到1010元,保障食堂水电、人员工资支出;提高课后延时服务标准,由每生每年80元提高到每生每年200元核增教师绩效工资,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充分照顾低保家庭学生,对低保家庭学生的午餐费用按每人每餐5至8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有的吃,更要吃得好。人大代表孟玉婷建议,在具体实施中应在提高中小学午餐标准和质量上下功夫。“要通过举办食堂从业人员培训交流会等方式,加强对食堂人员的指导,力求满足学生对午餐的不同需求。”孟玉婷表示,要全面做好学校食堂的米、面、油、肉、蛋类等大宗食品统一配送管理工作,全面落实食品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和台账等制度。同时,还要严格教师和家长代表“陪餐制”,加强学校规范化食堂建设工作,保证师生的健康饮食。

(记者 张振)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