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人勤春早争朝夕 抢抓农时备春耕

早春时节,在河口区东南村,村民王连贞正在低头查看庄稼长势,“去年小麦耩晚了,现在苗有点弱,前几天农技人员来看了,还给俺做了指导,这不,俺计划等地温升上来后采取划锄、追肥等措施来促苗转壮。”

据了解,受2021年小麦播种期连续降雨影响,河口区14.2万亩小麦播种期平均推迟10至15天,晚播面积大,冬前麦田弱苗、壮苗、旺苗、“一根针”“土里捂”等多种情况并存。“前期对全区小麦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一类苗约2.8万亩、二类苗约5.4万亩,三类苗约6万亩,土里捂面积2.6万亩。平均亩茎数66万个;单株分蘖1.2个;单株次生根2条,长势总体偏弱。”河口区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李祖龙说。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口区开展“科学壮苗”专项行动,分苗情、分环节制定发布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农户积极开展镇压、划锄、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措施,科学施肥浇水,抓好返青期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推动晚播小麦“促弱转壮、早发稳长”。

加强农技服务,是河口区保障春季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河口区及早谋划、多措并举,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春耕备播离不开化肥、种子等农资供应。河口区加强农资经营的监管和指导,及时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物资筹备工作,指导农资经营主体加大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调运,边购进边销售,有力保障农资市场稳定供应。目前初步统计,已筹备化肥约1.2万吨、农药12吨、农膜137.5吨、抗虫棉花种子40吨、杂交玉米种23吨、杂交水稻种510吨。

科学谋划,浇好小麦返青“第一水”。受地理位置影响,多年来河口区春灌工作压力较大,为保障春季农田灌溉用水需求,河口区早行动、畅通道、广发动、细安排,加大对各支渠边沟的清理疏浚,安排专人检修设施、动用大型机械清淤除障,确保水流通畅,蓄水有方;利用大喇叭广播、微信群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迅速行动起来,抢抓有利时机;通过多方协调,科学制定引水方案,合理安排错时错峰用水,供水有序。截至目前,已完成冬小麦浇灌总面积5.2万亩。

(记者 赵鹏飞)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