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郑向勇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育的建议》,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及时回复,并就相关工作进行研究推进。
存在问题: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不足,思政课教学效果不显著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不可替代,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提质增效。
代表建议: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精选中小学思政课内容,推进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
郑向勇建议: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编制保障,保证学校按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全面提升素质,建立定期培训、轮训制度,加强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推进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在有条件的学校建设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平台和路径。
办理情况: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专职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队伍结构,综合施策,努力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在收到《关于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育的建议》后,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将进一步加大专职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队伍结构,综合施策,努力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把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学校学科布局、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切实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方面对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严格落实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确保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政课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坚持把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抓手,做好学科规划,凝练学科方向,突出特色优势,推动科研创新,用高水平的学科基础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反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用高层次人才队伍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
深化教学创新,鼓励教师用好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打造内容精、设计巧、讲授活、形式美的线上线下“金课”,实现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扬正气”、在教学方法上“接地气”、在广大学生中“聚人气”。
建强教师队伍,坚持把打造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作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举措,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标准,切实加大专职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队伍结构,加强教育管理,完善教师评价激励体系,积极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
(记者 任强 通讯员 王林 钟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