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追踪|着力提升软硬件设施 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马雪团提出了《关于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观光车上增设站点播报功能的建议》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市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及时回复,并就相关工作进行研究推进。

  存在问题: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观光车上无站点播报功能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占地面积大,游览路线长,观光站点多,游客需要乘坐观光车分站点(区间)完成景区游览。目前景区内观光车仅配备有一名司机,观光车行至站点后停车自行上下游客,无人引导、介绍站点,常会导致慕名而来的游客不知道各站点要游览的内容,关注的重点,或错过想游览的景区,降低了景区的旅游效果和口碑。

 代表建议:观光车上增设站点播报设备,增加站点播报和介绍功能

  市人大代表马雪团建议:为了提高旅游区的游览效果,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建议观光车上增设站点播报设备,增加站点播报和介绍功能,为东营市5A级旅游景区的建设增彩。

  办理情况:持续优化软硬件环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在收到《关于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观光车上增设站点播报功能的建议》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市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将持续优化软硬件环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面积广阔,以黄河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由于交通便捷顺畅、景点数量多、配套服务设施齐全等原因,景区南部区域游客量较大,北部区域游客量较少。为保证景区内交通安全有序,提升服务质量和游览品质,旅游旺季,南部区域实行换乘模式,淡季则实行自驾与换乘相结合模式,北部区域除国家重要法定节假日外以自驾模式为主。

  根据近年来客流量高峰时间段、客源地结构等有关数据分析,结合换乘车运营实际情况测算,景区配备了50辆专门定制的新能源观光体验车和3辆备用换乘车,数量充足,发车班次编排合理,把单个景点有效贯通,让换乘车成为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景区南线旅游主干道直线距离22公里,换乘巴士以南入口游客中心(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为起点站,以远望楼为终点站,途经鸟岛、舟游白鹳湖、黄河故道·天然柳林、鸟类科普园(湿地游船、鸟类放飞区)、泥滩捉蟹(浑水摸鱼)、远望楼(黄河游船码头、黄河入海VR体验馆、直升飞机空中游览、餐饮购物)、浮桥等景点;北线换乘巴士以景区北门为起点站,经过湿地瞭望塔、北汊河河海交汇游船码头2个景点后到达远望楼连接南线景点。

  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擦亮黄河口生态旅游区5A金字招牌,景区现有的53辆换乘车全部配备了站点播报和景点讲解介绍功能,在换乘车行驶途中,车载液晶屏幕循环播放起至两景点介绍以及黄河文化、特色歌曲等内容,在到达下一站点前,会播报景点名称并做简要介绍,司机也要对车内游客进行规范性的观览提醒服务,在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会有志愿者和安保服务人员在车辆停靠站台对游客进行引导,规范上车秩序,并为老人、儿童、孕妇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帮助,方便他们上下车,全面提升游客满意度。同时,为方便游客全面了解景区信息,在游客服务中心售票厅内设置了宣传栏,放置景区宣传册、生态文明书籍、观鸟指南等资料,为游客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

  下一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市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将持续优化软硬件环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对景区换乘车内宣传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实时更新,让游客每次前来都有新的收获。同时,对换乘车司机加强培训,提升整体专业知识与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规范、标准、暖心的服务。

  (记者 任强 通讯员 王林 钟若男)

责任编辑:刘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