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赵炳兰提出了《关于加快“城市书房”建设的建议》,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及时回复,并就相关工作进行研究推进。
存在问题:居民集中居住区文化设施不全
“城市书房”作为一种智能化图书馆,融合了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阅读服务与便民服务,是传统阅读阵地的延伸和补充。我市居民集中居住区特别是油田居住区文化设施不全,“城市书房”符合城市15分钟功能圈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代表建议:加快“城市书房”建设
市人大代表赵炳兰建议:一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时,将“城市书房”建设列入其中。二是采取改建、租赁、社会援助、爱心捐赠等方式,重点在大型社区内部或外围公共用房、商业用房以及人群集聚场所等选址建设城市书房,提供公益借阅服务。三是“城市书房”的运营与管理全市统筹,由市财政纳入预算。四是加快市中心城区和县城试点建设,逐步向乡镇(街道)和社区进行延伸,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五是依托“城市书房”,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如读书交流会、诵读比赛、演讲比赛、书画展览、好书推荐活动等,实现“城市书房”功能的多样化。
办理情况:拓展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覆盖面,增强公共文化服务针对性
在收到《关于加快“城市书房”建设的建议》后,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拓展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覆盖面,增强公共文化服务针对性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我市高度重视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具体措施方面:一是2020年7月市文化和旅游局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东营市城市书房(屋)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确定了城市书房(屋)目标任务、建设要求、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二是各县区文化和旅游局分别制定了《城市书房(屋)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根据城市书房(屋)建设方案要求,积极进行选址调研,对辖区内符合建设要求的房屋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排、分析,并与产权单位进行了积极沟通对接。积极与县区财政沟通对接,申请解决建设经费。全市已建成“城市书房”三处,城市书屋三处。三是2021年市文化和旅游局制定印发了《2021年全市文化工作要点》,将“城市书房”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市财政统筹上级资金16万元用于全市城市书房(屋)建设,相关资金已下达至各县区;市财政安排10万元,用于10分钟生活圈城市书吧培育工程,做好城市书屋、城市书房保障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拓展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覆盖面,打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服务的通道。一是在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对“城市书房”建设用地需求,将予以综合平衡、统筹考虑。二是尽可能统筹现有资金,加快推进“城市书房”建设,采取改建、租赁、社会援助等方式,力争每个县区再增加一处“城市书房”。三是按照《东营市城市书房(屋)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和《2021年全市文化工作要点》要求,鼓励各县区采取社会力量合作模式,重点在大型社区内部或外围公共用房、商业用房以及人群集聚场所等选址建设“城市书房”,提供公益借阅服务。四是在现有“城市书房”,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书友会、好书推荐、演讲比赛等活动,扩大城市书房影响力,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高效、舒适”的阅读服务,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 刘明静 通讯员 王林 钟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