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王华提出了《关于对我市合理管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建议》,受到了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得到了及时回复,并尽快解决。
存在问题:部分危险性3级以上的重精患者发生攻击、辱骂他人、破坏财物等
2018年以来,我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得到了有效救助,但是仍有部分危险性3级以上的重精患者发生攻击、辱骂他人、破坏财物、自残和伤人事件,严重扰乱周边居民及亲人生活。有些重精患者的家属因为年老体弱或者文盲等因素,无法提供患者符合住院救治的资料,使部分有攻击性的重精患者危害邻居、家人及社会安全。
代表建议: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先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规范管理范围等
市人大代表王华在建议中提出,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市、县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实现5个县区均有精神卫生机构;优先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规范管理范围,全面实现贫困人口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救治;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在乡镇社区设立专职管理人员,联合社区、卫生等部门摸底,对危险性评估3级以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有意向但又无能力提供住院资料的,由政府主管部门人员负责协调将患者收住院救治,同时减少有攻击性重精患者对社会的危害。
办理情况:加快推进精神卫生机构建设、严格落实贫困患者救治救助政策等
收到《关于对我市合理管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建议》,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局等部门高度重视,下一步将加快推进精神卫生机构建设,严格落实贫困患者救治救助政策,继续发挥综合管理小组领导协调作用。
不断推进精神卫生机构建设。一是加强市级精神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发挥区域精神卫生人才培养、精神障碍预防与医疗救治中心作用,强化社会防治管理、技术指导、对口支援与帮扶等职能。二是大力推进县区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目前已有4个县区建成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分别是东营润康医院、河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广饶县精神卫生中心、利津县精神卫生中心)。
全面落实贫困患者救治救助。我市对于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即时帮扶户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脱贫攻坚期内,全部按规定进行随访等健康管理并落实免费救治政策;建立贫困患者诊疗反馈机制,各级各类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于诊治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其离院或者出院后1周内向患者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反馈基本情况和治疗情况;实行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救治责任逐镇逐村逐人包干。
严防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一是严格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帮扶措施。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从医疗救助、家庭监管、意外赔付立体式的帮扶措施;对有肇事肇祸行为及危险性评估在3级以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若一年内不发生肇事肇祸事件,给予监护人发放2400元以奖代补资金;按照200元/人标准为全市危险性评估三级及以上严重精神精神障碍患者购买意外责任险,若发生致人伤亡,由保险公司根据伤残等级给予一定数额赔付;实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诊治救助保险项目,会同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局印发《东营市严重精神障碍诊治救助项目实施方案》,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医保报销、商业保险理赔及医疗救助后,仍需患者个人支付的规定范围内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按照每人800元标准由商业保险兜底补助,每人最高保障数额不低于40万元,已预拨2021年市级资金236.2万元用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项目。二是发挥综合管理小组领导协调作用。市及县区均建立了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卫健实施、部门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精神卫生防控工作模式。各乡镇(街道)也建立了由综治干部、基层医务人员、民警、民政干事、社区网格员等成员组成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将任务分解至村居,初步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管理网络,为精神卫生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记者 衣笠玮 通讯员 王林 钟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