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春走基层·产学研融合】科技特派员送来“致富经”

空旷平坦的海滩上,方格一样的海参池整齐划一……1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口区的山东华春渔业有限公司,规模化的海参养殖方式让人眼前一亮。

科技特派员杨建敏带来的刺参池塘养殖技术,经过近10年的试验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黄河口滩涂地区刺参养殖及苗种繁育的新模式。记者 田雨 报道

河口区养殖品种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却也曾存在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得益于河口区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实施的科技特派员制度,鲁东大学教授、学科带头人杨建敏带着他的团队和刺参池塘养殖技术,经过近10年的试验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黄河口滩涂地区刺参养殖及苗种繁育的新模式,让昔日的滩涂荒地真正蜕变为现代化渔业养殖示范园区。

“过去,由于养殖技术不成熟,生长环境不适宜,我们养的海参大量死亡。”山东华春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解汝彪说,“后来,在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共同研发出了耐高温、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刺参产业链也越来越完整了。”解汝彪口中说的正是高产抗逆新品种“华春1号”,它比普通刺参度夏成活率提高30%以上,综合单产提高30%以上,养殖周期缩短3-6个月,效益大大提高,为带动区域性渔业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建敏的团队与华春渔业的“牵手”源于河口区科技局的牵线搭桥。“我们的工作人员在了解到华春渔业发展遇到的现实困境后,通过多种途径向有关领域的专家寻求帮助,让科技更好地赋能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河口区科技局工作人员施国军介绍。杨建敏说:“科技特派员制度也为我们搭建了产学研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现代化渔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河口区,企业与科研团队“牵手”不是个例。近年来,河口区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相继与中科院海洋所、青岛海洋大学、省农科院等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已累计选聘选派科技特派员40多人,承担省市级科技项目10多项,转化科技成果20多项,每年开展现场培训服务群众500多人次。目前,全区发展浅海贝类养殖面积20万亩,对虾养殖25万亩,海参养殖5万亩,盐碱地淡水养殖6万亩。

河口区将继续围绕科技特派员助产业、带致富这一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综合服务型创新创业共同体,推动海参、对虾等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同时,探索科技特派员带技入股新方式,不断增强广大科技特派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更好调动他们奉献智慧、共同发展的积极性,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从蔬菜大棚到农家圈舍,从企业车间到生产一线,他们播撒科技星火,引领农民致富、助力企业发展,用心谱写着一曲曲科技富民的新乐章……他们便是扎根在基层一线的科技特派员。目前,河口区共有30多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三农”一线和乡村振兴前沿,涉及农业生产、渔业养殖等众多领域。在广袤的大地上,他们种下一颗颗科技的种子,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它们生根发芽,提高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助推了农业农村发展和百姓致富。

(记者 商雅雯)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