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12月16日上午,走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金水北区,志愿者早早来到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指导社区居民分类投放。“升级了新设备,还有人守在边上教,我这垃圾分类的‘本领’越来越高了。”居民苏凡满意地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红色物业+”分类模式,由社区支部书记组织物业公司、志愿者、网格员等入户宣传培训、桶边值守指导,受到广泛好评,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投放准确率达90%以上。

  垃圾分类是关乎全市人居环境的民生实事,也是节约使用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之明确为首批30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内容,构建“一把手”亲自抓、五大班子合力抓的领导体系,健全“条块双监督”、职能部门同力推进的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全市950个居民小区、1320个村庄初步开展垃圾分类,覆盖率达86.2%和83.7%。

  “垃圾分类,硬件先行。”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组工作人员李新民介绍,我市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改造提升工程,为全市15个示范联系点小区改造提升投放收集点82个,并全部投入使用。同时,我市加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力度,设置规范回收站点400余个,建成分拣中心13处、规范化有害垃圾暂存点11处,配备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收运车辆80余台,初步搭建起了从回收到打包、分拣、处理的“全链条”收运处理体系。

  “以前不懂垃圾分类,就想着废品攒多了叫人收走,家里堆得乱糟糟的。”近日,在东营区黄河路街道玉景花园小区,居民胡翠兰说,“现在好了,只需打开‘油城AI分类’微信小程序,就可呼叫‘绿色小屋’的工作人员上门分拣、称重,并兑换分类积分,可方便了。”东营区创新“价格激励+积分激励+学习激励”机制,开发“油城AI分类”微信小程序,与商超、银行、学校互联,实现分类积分可兑换商品货币、诚信修复、折抵学生社会实践学分等功能,配套210个“绿色小屋”,推动有害垃圾“公益回收”、可回收物“上门回收”,居民参与率达95%以上。

  我市着眼典型带动,将东营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逐步探索出一系列“分得好”“可持续”的垃圾分类新模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我市立足教育引导,建设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馆,开展“垃圾分类·青年先行”、垃圾分类“家”行动等系列活动,编辑出版《垃圾分类知识读本》,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并利用大讲堂、培训班、现场观摩等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培训千余场次,受培训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物业人员、在校学生等8万余人次。

  “下一步,我们还将围绕厨余垃圾、专业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以及垃圾分类处理收费、立法等进行深入探索,着力提升垃圾分类水平,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的‘东营样板’。”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组负责人高欣伟说。

(记者 周乃东)

责任编辑:刘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