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街道:建设美丽乡村 提升幸福指数

  时下,走进河口区六合街道,一幅秋色宜人、怡然自得的乡村生活画卷映入眼帘:村民健身广场上,精神矍铄的老人在打太极拳;干净整洁的农村庭院,活泼可爱的孩童追逐嬉闹;排列整齐的农田里,忙碌的农民正在劳作,尽享丰收的喜悦,处处都展现着六合街道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实施“三变”改革盘活农村生产要素带来的乡村新变化。

  三义和村,是城郊村实施“三变”改革的典型。该村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实施“三变”改革,盘活了闲置土地,建设了城东物流园,全体村民变股民,为全区“三变”改革探索出了融城发展的置业模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的城东物流园占地12万平方米,入驻商户100余家,推进村集体增收100余万元,股东分红480余万元,能够给周边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老百姓的心里是越过越舒坦。”三义和村党支部书记蒋庆刚说。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六合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让群众参与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来,实现了“面子”与“里子”并进,换“新妆”与换“新风”共融。走进六合街道闫家村,一座座秀美的庭院绿树环绕,一条条硬化的马路干净整洁。“如今我们闫家村基础设施配套完备,基本覆盖所有农户,采取‘U型排水沟+收集池’的治理模式,实现了雨污分流,有效地治理了生活污水。如今村里的环境好了,村民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愉快了,干事情的积极性也高了,都自发地投入咱们乡村振兴的队伍里来。”闫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新民说。乡村振兴的过程让群众参与、效果让群众检验、成效让群众受益,广大农民才会更有获得感、更具幸福感。

  此外,六合街道还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优势,拓展乡村文化建设视野,将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振兴中,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渗透作用和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助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派驻单位河口区科技局和荆家村共同将村史馆进行了提升改造。“我们村的村史馆以‘历史记忆’为总揽,以文化遗存、图文资料等方式,全方位展示我们荆家村村情村史、风俗民情等乡村文化,目的是想让我们村的老少爷们特别是党员群众,时刻铭记荆家村的历史,继续传承荆家村的前辈们干事创业的精神,为我们村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出上一份力。”荆家村党支部书记徐向杰说。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刘宇昆)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