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奋斗路 百城访初心】武夷山下红旗如画

/

  近年来,南平市延平区着力推进“水美城市”建设,使得闽江上游两岸景观层次分明,形成了高低有致、错落共生的自然生态。 闽北日报记者 伊凡 摄

  “欢迎大家来到闽北‘红色首府’。”8月12日,福建南平武夷山市洋庄乡大安村又迎来了一批游客,义务讲解员李秋凤告诉大家,这里曾是闽北苏区中心,中共闽北分区委、中共闽北分区委军事委员会等党、政、军机要部门都曾驻此。

  李秋凤介绍,早在1928年,大安村就组织了“大安民众队”开展农民运动,大安乃至崇安(武夷山)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毛泽东同志在1929年底挥毫写下《如梦令·元旦》,特别提到“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革命先辈们用流血牺牲,在大安村留下了众多宝贵的红色资源。近年来,大安村立足绿的优势、红的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苏区群众致富奔小康。

  “2013年起,我们对1.5公里的红军街进行改造,对原先分散的遗址进行统一修缮、保护,大安成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大安村党总支书记江秀萍介绍,村里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全村年接待游客达50多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30多万元。

  像大安这样的老区村,遍布南平。南平与江西、浙江交界,因地处福建北部、闽江源头,也被称为闽北,素有“南方林海”“中国竹乡”“福建粮仓”之美誉。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武夷山国家公园所在地,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8.89%,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全国领先,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目前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闽越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建盏文化、建本文化等源远流长,“双世遗”武夷山更是蜚声海内外。

  可以说,绿色是南平的底色,红色是闽北的亮色。这里10个县(市、区)均属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县,是“红旗不倒”的地方。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方志敏、粟裕、黄克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战斗过,是“时代楷模”廖俊波精神的发源地。

  革命精神世代传扬,伟大事业不停接续。南平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廖俊波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时代价值,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绿色优势,奋力续写圆梦故事。

  绿色崛起奋力超越,产业是关键支撑,项目是最大后劲。围绕做好“绿色经济”文章,南平加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推动优势资源转化,突出全域旅游、茶产业、肉鸡加工、竹产业、水产业等特色产业,聚力培育打造“3+4+5”产业集群。

  上海久利食品、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等62个食品加工产业链项目落地南平;大亚圣象、爱克泰尔黏胶、大庄竹业等56个林产工业产业链项目与南平“牵手”;万亩氟新材料产业园扩容提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南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嘱托,持续完善、巩固科技特派员制度,继续推进“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三产融合服务、教育培训”等示范基地工程和“事业单位科特派利益共同体培育、金融综合服务创新”试点工作,新增利益共同体42个、实现成果转化138项。

  真抓实干,逐梦复兴。如今的南平,是全国首个获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地级市,成功入围全国20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行列,正全力打造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今年上半年,南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均保持15%以上增速,在福建省“五个一批”项目正向激励综合考评中稳居前列。

/

短评

迈步圆梦新征程

  理想之路,苦难辉煌。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为之求索、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他们信仰的呐喊,传遍闽北历史的天空;他们滚烫的血液,渗入闽北广袤的大地;他们崇高的精神,化为闽北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回顾历史,继往开来。在历史这部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前,走得再远,我们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革命红旗不倒,追梦马不停蹄。我们要时刻铭记先辈们光辉的奋斗历程,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发扬光荣传统,汲取奋进力量,担负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策马扬鞭、砥砺前行!

(闽北日报记者 郑金富)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