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东营”党员先模人物|李建华:用生命书写“纸短情长”的故事

他从一个只有56万元资产、35名员工的小造纸厂起步,建成了一分钟可以生产3.8吨新闻纸、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他从工厂中走出去,跑到农村开展结对帮扶,为群众修路建桥,先后投资6300多万元支持新农村建设。

“纸短情长”——“一张纸”承载了他的奋斗追梦路,却写不完他的爱党爱民情。他就是华泰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建华。作为一名在造纸行业奋斗45年的老党员,李建华依然坚守实业强国、兴业惠民的初心,身在一线、心在一线、干在一线,书写“纸短情长”的动人故事。

想别人不敢想、干别人不敢干,在造纸行业打破国际垄断

大雪无痕,梦想有迹可循。

1951年,李建华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早逝,大哥在外当兵。从十五岁起,李建华就挑起了家庭的担子。

1976年,李建华经过推荐选拔,成为大王镇造纸厂工人。

“有了这份工作一定干好,一定让镇上富起来!”李建华同35名青年人,来到一片高洼不平的荒地。这里,就是他们的造纸厂,他们梦想的起点。

45年前的8月,李建华带领25名青年到兄弟造纸厂学习,他们吃住在“地屋子”,起早贪黑、勤奋好学,这种闯劲、拼劲感动了师傅们。

从1983到1985年,全国造纸行业形势萧条,李建华果断决策买进两台外县企业闲置纸机,使企业的生产能力一下子扩大了五倍,实现了公司发展的第一次飞跃。1987年,他又组织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仅用100天就生产出了符合出口标准的卫生纸产品。

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再到2000年后,李建华善于在危机中抓住机遇,大力推行低成本扩张,助力企业跳跃式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末,李建华注意到,中国高端新闻纸全部依赖进口,每年耗费大量外汇,能不能突围?偶然的机会,李建华了解到,德国某企业有一套新闻纸机准备淘汰,便立刻前去考察。

等李建华赶到时,公司负责人连起身都没起身。吃了闭门羹的李建华不死心,接连去了7次,最终打动了对方。这台纸机年产16万吨,估值16亿元,李建华经过艰苦谈判,4.5亿元就拿下了。

接下来,华泰一口气投资100多亿元,增上了6条新闻纸生产线,年产能达到2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国内省级以上媒体市场占有率达70%。增上到120万吨时,打破国外垄断的效应显现出来了:进口新闻纸从前几年的每吨8000元直降到每吨4000元,价格砍掉一半。华泰结束了我国高端新闻纸依赖进口的历史,产品还出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进口的纸机,一个比一个先进。但李建华不单纯依赖设备,他带领华泰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创新产品。正常报纸的克重是48克/平方米,人民日报要求42克/平方米。又薄,又不能透印,华泰创新原料、配方、工艺,做出了这种全球最轻的新闻纸。

近年来,新闻纸需求不振、原料受限,华泰的自主创新能力起了作用。他们把部分新闻纸机转做高端文化纸、高端包装纸、特种纸。因为品质高,华泰的文化纸中标成为党章、十九大报告、十九大系列辅导用书等重大主题出版物专项用纸,走俏市场。

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谋利,坚决要“发展不忘本”

在华泰集团污水处理厂,只见蓄水池内清可见底,鱼儿自由自在地嬉戏。清澈的水由华泰造纸车间流出,是经物化、厌氧生化、好氧生化、三级处理等数道工艺流程处理过后的“造纸废水”。

“企业不能光盯着眼前利益,要对社会负责。”李建华说。在环保上,华泰1985年率先从瑞典普拉克公司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处理污水;2001年先于国家要求,自觉淘汰了草浆造纸。近年来,更是将废纸综合利用技术作为泰山学者岗位目标,将生态环保和循环经济作为科研课题,投资5.8亿元增上了系列设备。

1997年,东营市化工厂和市新华印刷厂经营不善,1000多名职工面临下岗。面对大我与小我的抉择,李建华选择了前者,在征得职工同意后,华泰兼并了这两家企业,承担了2亿元的银行债务。5个月后,两个厂子扭亏为盈。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多年来,李建华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推动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在他的带领下,华泰集团荣获造纸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有价值商标品牌,其新闻纸、胶版纸、书写纸产品全部被确定为国家免检产品。

严管厚爱做“百年老店”,热心公益筑“爱的长城”

“做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是李建华始终如一的管理方式。如今企业越做越强,李建华依然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做法。他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的创业故事在社会和企业内部广为传颂,他是华泰人的一个“模本”,更是华泰文化的精神来源。

在李建华眼中,信誉值千金。汶川地震时,铁路不通,新闻纸面临断供风险。华泰不惜代价长途汽运送去新闻纸,保证了成都日报等多家报纸正常出报。去年以来,因为关停“散乱污”,纸张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华泰不讲价钱,优先、足额、及时保障了十九大系列辅导用书用纸供应,党建读物出版社专门发来感谢信。

心里有百姓,百姓心中才有你。“乡亲们都惦记着您呢,谢谢您帮村里修的路。”每次到广饶县花官镇李楼村,不少村民都会主动向李建华打招呼。

得益于华泰的帮扶,这个没有工业企业、没有副业生产的落后村,改变了贫困面貌,有了俏模样。目前,李楼村在华泰上班的员工有近百人,人均年收入6万多元。李楼村在李建华的关注和支持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责任与生命相伴、奉献与事业同行,在数十年实践中,李建华用心用情演绎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境界与担当!

(记者 张振)

责任编辑:刘楠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