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河川起翠屏——东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

  黄河两岸东风绿,渤海之畔雁鹤舞。初春时节,行走在黄河入海口,壮美秀丽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让人陶醉。

/

  航拍我市境内黄河沿岸绿色长廊。 于中平 摄

  奏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乐章,东营一以贯之、狠抓落实。日前,市政府印发了2021年沿黄生态长廊建设实施方案,我市将沿黄河实施造林绿化、补植提升、湿地修复等一系列工程,在黄河两岸形成岸绿、景美、宜居、宜游的生态长廊。今年将实施建设工程35个,绿化面积过万亩。

/

延智 摄

  壮美河川起翠屏,这一抹抹动人的“东营绿”,是东营儿女聚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体现。

  这几年,市委、市政府扛起黄河入海口城市历史责任,坚持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提出了“一园两带多廊道”的生态保护空间布局,拉开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蹚出了入海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围绕高水平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我市强化“突出生态保护修复”、“突出生态环境治理”、“突出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三个突出”,奋力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标杆。

  突出生态保护修复,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生态环境,让候鸟恋上黄河口

  3月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辽天阔,水波粼粼,无边无际的芦苇随风摇曳,成群结队的鸟儿在湿地出现。

/

张振祥 摄

  “瞧,那就是黑嘴鸥的‘私人小岛’。”保护区科研中心副主任王安东说,黑嘴鸥对繁育环境要求高,他们创新实施黑嘴鸥繁殖保护工程,划定3200亩潮间带作为核心保护区域,已繁殖黑嘴鸥种群近8000只。不仅如此,火烈鸟、白鹈鹕等越来越多珍稀鸟类“定居”东营,成为黄河三角洲美丽的精灵。

/

  这几年,每年近600万只鸟类组成“飞行编队”在这里穿梭,东营成为“鸟类国际机场”。目前,东营的鸟类已由原来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0种,有38种鸟类数量超过相应物种全球总数量的1%,是全球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全球第二大白鹤越冬地、全球第二大黑嘴鸥繁殖地。

  “哪儿环境好,鸟儿最知道。”鸟儿的选择,就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有力佐证。

/

周广学 摄

  退海之地、来水来沙呈减少趋势、黄河河道泥沙更易沉淀……曾几何时,生态是东营的切肤之痛,生态治理是一道难答的“时代课题”。为不把历史问题留给历史、不把包袱留给后人,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精准施策,采取了一揽子措施。

  2018年金秋,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召开,提出了“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其中每项目标任务都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生态建设为特色。

/

  坚持规划先行,引领生态保护。“为做好黄河三角洲保护工作,我们以推进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为龙头,统筹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修复、种质资源保护和生物栖息地建设,推进河湖生态连通、河海交流平衡,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治理模式。”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郭顺先表示。

  织密法治之网,呵护碧水蓝天。《东营市湿地保护条例》《东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东营市海岸带保护条例》……一系列地方法规陆续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制度逐步完善,特别是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和立法,让东营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法治轨道。

/

  实施工程治理,破解生态难题。近年来,我市加快实施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刁口河备用流路保护治理,开展河湖湿地连通、退耕还湿、退养还滩,实施湿地生态修复、海岸带生态防护、互花米草治理、贝类原种保护恢复等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我市抓住黄河大流量过水的机遇,全力做好生态补水,生态引水量首次突破1亿立方米,达到1.43亿立方米,是历年来自然保护区补水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年,且首次实现了人工控制漫滩式补水。

  重大战略往往蕴含着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东营抓住了这一点。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后,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组建工作专班,聘请国家宏观院成立编写组,与国家、省同步启动编制《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

  “作为地级市,我市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可以说是比较早的。”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我市积极到国家有关部委及省直部门对接汇报,赢得了工作主动。同时,我市积极开展“1+9”规划体系编制,持续进行修改完善。同时,围绕生态保护、黄河安澜、“5+2+2”产业体系等领域谋划提出一批重大工程。

  突出生态环境治理,用自然的解决方案呵护“湿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让湿地之城愈美好

  上个月,数百只东方白鹳在河口区城郊栖息觅食,成了靓丽风景。去年,市观鸟协会志愿者在城区巡护时发现一巢东方白鹳,这是我市首次在城区发现东方白鹳“安家产子”。

/

付建智 摄

  “东方白鹳繁殖种群不仅在保护区内逐年增加,更是跨出保护区边界,融入市民群众的生活。”市观鸟协会会长郭建三说,生态治理给环境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我市仅在城区就发现了200多种鸟儿,开门见绿、行路见荫、出行见鸟,成为城市生活的美好体验。

  鸟儿入城,得益于城区生态系统的改善。

  “跑量10.04km,用时59分41秒……”打开市民商先生的微信朋友圈,“晒”得最多的是跑步记录。“一般沿明月湖公园跑一圈,不仅锻炼身体,而且欣赏湿地风景,很滋呀!”近年来,随着湿地水面越来越多、风貌越来越美,像商先生这样热衷沿湿地跑步、散步的市民越来越多。

周广学 摄

  清风湖公园、秋月湖公园、明月湖公园、白鹭园湿地公园……不仅中心城区有湿地公园,各县区也有特色湿地公园,扮靓了城市。

  城市风貌的变化,从深层次看理念的变化、定位的变化。

/

  这几年,我市扎实开展“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坚持“精明增长”“精致城市”理念,统筹湿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推动城市内涵发展。实施了三大工程:

  湿地保护工程。制订实施《东营市湿地城市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0年)》,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5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处。

  湿地修复工程。对绿地、湿地、水体湖泊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全市恢复湿地面积2.33万公顷,湿地保护率51.36%。

  湿地入城工程。中心城区按照“两带三河五片多点”的湿地结构,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城在湿地中、湿地在城中”的城市风貌。

/

于中平 摄

  生态治理方式的转变,落脚在城市风貌上,却发轫于治理理念上。

  近年来,我市坚持陆海统筹、系统治理,建立“河流——河口——海湾”联动联防机制,推动上下游、干支流综合治理,把水、林、田、湖、草、湿地、海岸线、海滩作为一个整体,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取得了实效。

  ——实现生态治理从关注要素向关注要素之间关系转变。摈弃过去的单向治理思维,抓住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自然关系,科学制定湿地保护等相关规章制度,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到生态治理地上和地下结合、陆地和海洋统筹,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实现生态治理从关注目标向关注过程转变。打破思维局限,向自然学习,做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五水统筹”大文章,按照“雨水就近入河”“多建河道、少建管道”等思路,筑牢安全、自然、现代化的水灾害防治体系,实现“中雨不积水、大雨不成灾、暴雨保安全、雨水多蓄用”。

  ——实现生态治理从基于技术向基于自然转变。在湿地生态环境修复中,依据生态系统恢复力大小,选择自然恢复、人工辅助、人工重建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推动整个生态修复。在湿地城市建设中,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湿地小区和湿地生态廊道、小微湿地精品,打造东营“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城市风貌,把田园生活引入城市,把鸟语花香引入城市,让市民更好地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

  一系列理念创新,让东营走出了一条平原城市生态治理的新路径:天鹅湖蓄滞洪工程,实现雨洪水的资源化利用,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破解了城市内涝问题;东三路、东八路湿地工程,将大小湿地碧珠连线成片……随着一大批项目竞相实施,东营的生态之基越筑越牢。

  突出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以绿色和创新为主要支撑的产业模式和发展格局,让发展底盘更扎实

  生态是东营的最大财富和最大优势,而污染治理则是生态治理的关键,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

周广学 摄

  水,绿色之源、生态之源、生命之源。东营展开了系列工程。

  ——治水,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实施中心城两河及内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推动河湖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

  ——活水,以水系构建生态湿地。实施天鹅湖蓄滞洪工程,仅用7个月完成工程主体建设,解决了城市内涝问题,增加了城市空气湿度。

  ——亲水,描绘人水和谐画卷。东营湿地总面积4567平方公里,湿地率41.58%。在东营,湿地不仅沿湖、沿河而建,而且沿路而建。

  ——推进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蓝色海湾项目,恢复受损岸线和海洋生态系统。严格管控直排海污染源,在全省率先完成入海排污口整治。

/

吴荣堂 摄

  与此同时,通过精准化治气,天朗气清成常态;通过效能化治土,确保土壤生态安全;通过规范化治废,打好治废攻坚战。

  在新常态下,像许多城市一样,东营经历了发展阵痛。全球经济下行、国际油价下跌、宏观政策调整……这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倒逼东营系统谋划、创新作为:

  随着观念升级,东营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不断明确: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转型不是转产。只要瞄准一个领域,做精一个产品,就能成长一批企业,做强一个产业。

/

  ——威联化学对二甲苯等项目,对于我市构建“油头化身高化尾”的石化产业格局,具有战略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项目,力争3至5年内在稀土催化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有望带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300亿元至500亿元的稀土催化产业集群。

  ——国瓷公司5G用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项目打破日本在5G用通信元器件领域的垄断,国瓷公司也将实现由材料制造商向元器件制造商的延伸升级。

  此类项目还有许多,都是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果体现。2月26日,全市2021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再次掀起重大项目建设的热潮。此次集中开工项目157个,总投资756亿元,涵盖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创新平台等领域。

  转型不是转产。我市持续加大新旧动能转换力度,推动产业能级跃升。

/

高通 摄

  集群发展。在高端石化产业发展上,我市有序推进炼化产能优化整合,推动形成“一区、一片、多点”发展布局。重点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统筹产业、环境容量、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

/

  科技赋能。我市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园区智能化、产业数字化。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成全国首个“5G+”智慧化工园区。

  优胜劣汰。我市建立健全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全力“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实现企业优胜劣汰、产业转型升级。

  既让“老树发新芽”,又让“新树深扎根”。

  3月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海洋水下生产系统顺利完成水下测试。参与此次试验任务的,是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园的祺龙海洋石油钢管公司。该公司通过加快科研攻关,破解了一系列“卡脖子”问题,赢得了发展主动。

  如今,在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像祺龙这样的“隐形冠军”企业还有许多。这个占地面积仅22平方公里的园区,去年区内43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310亿元。

/

  得益于“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稳步推进,我市一批高端研发平台陆续运营,一批高能级创新型园区蓬勃兴起,支撑带动产业结构化不断优化。

  围绕高质量发展,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石化产业高端、绿色、循环、安全、集群发展,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建设绿色循环能源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

  江河奔腾不息,冲波逆折处更显壮丽;汗水挥洒不止,爬坡艰难处更显豪迈。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东营儿女持之以恒地探寻着、坚持着、创新着。

(记者 王俊杰)

责任编辑:刘楠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