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春节话扶贫】22户贫困群众喜领分红

/

  西小武村村民正在查看自己收到的分红款,脸上洋溢着笑容。

  拿分红、领补贴,东营区牛庄镇西小武村74岁的贫困户武占修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前不久,村里把产业扶贫项目的分红打到了卡上,一会儿取出来,明天赶大集正好多买点肉和菜!”

  仔细一问,原来是村里入股镇上的智能温室建设项目和光伏项目,去年年底拿到了分红6万多元,一部分发给了村里的22户贫困户,其他的则用在了公益岗工资和村里公墓建设提升上。

  作为曾经的“贫困”村,过去的西小武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户户住的是土坯房,出行走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2014年被定为省扶贫工作重点村。2015年东庞社区建成后,原西庞、东庞、大武、黄庙、卢家、西小武6个村村民全部搬迁,住上了楼房。

  居住环境改善了,但摆脱贫困才是让村民真正过上好日子的前提。如何解决收入的问题?产业扶贫为大家指出了一条致富增收的新路。

  从2015年底开始,牛庄镇实施了西小武村专项扶贫资金蓝海入股分红项目,第二年全村就拿到了当年分红1.4万余元。“自从得到了产业扶贫分红的‘第一桶金’,大家干事业的心气儿更齐了!”西小武村村主任武金柱说。蓝海逸园生态农业种植基地、金玉莲藕种植专业农民合作社、光伏发电项目、双福福盛高标准温室项目、齐发化工入股项目……一系列项目中都有西小武村“投入的身影”,村民也因此获得了不少分红。

  突出抓好产业扶贫,牛庄镇通过重点实施特色扶贫产业带动,建立好贫困户与带贫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为贫困群众建立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来源。几年下来,西小武村已初步形成了以劳务输出和产业扶持为主导的发展模式,2019年村集体年收入9万余元,人均纯收入1.6万元,加上外出务工、扶贫就业等收入,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最高达3万元。

  增收致富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美丽乡村建设则让村民的居住环境美起来。整齐干净的楼区住房、宽敞明亮的柏油马路、地暖供热、燃气做饭……现在的西小武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环境变美了,村民笑容增多了,不少“外迁”村民忍不住搬回来了。

(记者 商雅雯)

责任编辑:张馨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