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 锐意进取
全面开启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
——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
(2021年1月29日)
李宽端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东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全体代表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在此,我代表中共东营市委,对会议的圆满成功和新当选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代表和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时间无迹,奋斗有痕。刚刚过去的2020年非同寻常、极不平凡,我们遇到的困难挑战前所未有,取得的成绩超出预期,全市人民克难攻坚、砥砺奋进的精神尤为可贵。我们最该铭记、最难忘怀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惧艰险、科学应对,构筑起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固防线,交出了一份彰显东营力量、体现东营效率、展现东营担当的“抗疫答卷”。我们倍受鼓舞、深感自豪的是,全市上下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聚力推进“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和“十大改革攻坚”,扎实抓好“六稳”“六保”任务落地落实,交出了一份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产业生态持续优化的“发展答卷”。我们感受最深、最为欣慰的是,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决兑现向人民群众的承诺,统筹推进湿地城市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加强文化、教育、卫生等民生建设,交出了一份环境持续改善、社会和谐安定、群众福祉增进的“民生答卷”。一张张来之不易的合格答卷,凝结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拼搏奋斗的心血汗水,离不开社会各界各方面的鼎力相助、全力参与,离不开各级人大组织和人大代表的忠实履职、担当作为。
“十三五”时期是东营经济社会发展爬坡过坎、转折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为未来发展积势蓄能、夯基垒台的关键阶段。五年来特别是市委六届四次全会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不断完善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重大举措,有力统一了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动。我们着眼长远发展,确立了“一园、两带、多廊道”的生态布局,“一核、两翼、多平台”的区域高质量发展规划布局,“一心、两翼”的全域城乡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具有东营特色和持续竞争力的“5+2+2”的产业体系,东西互济、南北贯通、陆海联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以网格化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市域治理中心为基础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以目标定位、思路举措、工作抓手、推进机制为主体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三大布局”、“四大体系”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格局。我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积极应对内外风险挑战交织叠加带来的压力,推动企业债务风险出清见底,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东营经济持续向上向好,迈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直面困难问题,积极担当作为,抓实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做好打基础惠民生的实事,主攻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事,在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破解对外交通瓶颈制约、推进油地校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实践,取得了重要突破性进展。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奋斗,全市“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市各方面各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关键性、趋势性、转折性变化,观念理念在变、质量结构在变、产业生态在变、体制机制在变、城市品质在变、干部作风在变,全市上下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更加坚定、更加有力,为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同志们,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全面实施,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全面开启。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绘就了“十四五”和到203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把发展蓝图进一步实化细化为路线图、施工图,下一步的关键就是聚焦聚力抓落实。全市上下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始终保持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激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积极争做抓落实的实干者,全力以赴推动各项目标任务快落地、快落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快突破、快见效,在接续奋斗中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开创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新局面。
要切实强化政治引领,把牢东营工作正确方向。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这条主线,进一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经略海洋、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等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要自觉担当重大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举全市之力落实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及专项规划,高标准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扎实推进生态保护治理、重大基础设施、高端产业等重大事项、重点项目,努力在实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中展现担当、作出示范。
要持续推进思想解放,永葆改革创新的勇气锐气。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坚决摒弃一切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把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创造性破解发展难题,系统性厚植发展优势。要胸怀“两个大局”,主动登高望远,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到全省全国大局中来审视谋划,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在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中把握机遇、争作贡献。要勇于争先率先,自觉对标一流、加压奋进,市直部门单位要力争有更多的工作进入全省全国先进行列,县区、开发区要积极抢占第一方阵,广大企业要勇于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的链主企业、关键节点企业、单项冠军企业。要敢闯新路、敢于突破,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大胆探索实践,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解决矛盾问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作为。要抓紧抓实我们最想要的,聚焦聚力我们最该先干的,落细落实“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和“九大改革攻坚”各项任务,确保尽快取得更大突破、见到更大成效。要坚持生态优先,顶格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深入实施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步上升,在全国城市水环境质量考核中大幅进位,让良好生态始终成为东营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和最亮品牌。要坚持创新优先,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一产业一平台一基金一团队”,突出抓好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开展“才聚东营”行动,营造优良的区域创新生态。要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积极开发应用场景,推进5G网络、充电桩全覆盖,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深入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济滨联络线,淄东城际铁路,东营港10万吨级液体集装箱码头,东青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重大工程,着力构建内外互联互通大通道,加快形成“公铁河海空管”多式联运格局。要一体推进项目建设、双招双引,加快金融生态修复,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产业数字化步伐,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产业链整体跃升,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要深入挖掘优势、放大优势,着力打造沿黄沿海盐碱地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海洋强市建设,提高黄河入海文化旅游发展水平,拓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形成更多、更有成效、更具特色的改革成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文化、体育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高群众生活便利化程度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城市更能吸引人、更能留住人。要深入实施“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让城市更有特色、更有魅力。要聚焦人民群众需求,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涵养城市文化气质,实实在在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气度。要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稳妥有序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更加文明和谐、更加宜居宜业。要深入实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市域治理“三级平台、五级应用”运行系统,全天候服务群众,全链条解决问题,全周期管理城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快建设平安东营、法治东营,让群众生活更舒心、更安心、更放心。
要大力倡树实干作风,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事业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全市上下要大力弘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风雨无阻推进一个一个重大项目,扑下身子答好一张一张发展答卷,扎根基层书写一个一个民生故事,在真抓实干中把事业推向前进。要保持“不需扬鞭自奋蹄”的干劲。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集中到谋发展、抓落实上,强化“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对确定的重大事项、重点项目,压茬推进、高效运转,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项目说哪天开工就哪天开工,任务说哪天完成就哪天完成。要保持“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重大发展任务要创出经验,面对疫情防控、安全稳定等急难险重任务要冲在前头,面对金融生态修复、要素瓶颈制约等难题挑战要多想办法,把困难一个一个克服,把事情一件一件办成。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办惠民生、解民忧的实事,真正创出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评判的业绩。各级党委要坚持“实在、实干、实绩”用人导向,完善正向激励、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的措施办法,持续打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让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干部扛大旗,让符合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要求的干部挑大梁,让抓落实的实干者既出彩又出头、既有名又有实、既放胆又放心,让实干精神在东营蔚然成风。
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将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全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工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在重大事项决定中推动发展,在调研视察中服务发展,在实施监督中保障发展,切实发挥人大优势、展现人大作为。“一府一委两院”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决议,确保权力正确行使。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来自群众、代表群众,要珍惜群众信任、不负群众重托,认真履行各项职责,以实际行动感召和带动群众,共同投身推动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征程任重道远,新使命责重如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实干、开拓进取,为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