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为民情怀 兜牢民生底线 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贴心民政”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永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科学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政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全市民政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增进人民福祉,打造让人民满意的“贴心民政”。

  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十四五”时期,将全面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以专项救助为支撑,以急难救助为辅助,以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为补充的“大救助”格局。提高社会救助信息化水平。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和监测预警,建设统筹社会救助信息平台,整合现有救助资源,完善全市社会救助对象主题库,开发主动救助、掌上救助、智慧救助和社会共助等模块,变依申请救助为精准救助、被动救助为主动服务、人工救助为智慧服务。建立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以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基础,适时调整低保标准,特困人员、困境儿童、低收入家庭等保障标准全部与低保标准挂钩,形成联动调整机制。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加快社会救助能力建设。认真落实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县区成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平台,村(社区)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站(点)。建立市、县、乡为基层购买救助能力机制,乡镇(街道)经办机构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完善困难群众关爱服务机制,压实村(居)主动发现、定期走访工作责任。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困难群体保障力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推动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救助向低收入家庭延伸,形成分层分类梯度救助体系。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突破户籍地和居住地限制,探索由急难发生地救助。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凝聚社会救助合力。

  建设融合共治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十四五”时期,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融合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增强社区基本服务能力。开展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用房清理行动和提升工程,确保养老等社区服务用房需要。整合优化市、县、乡三级下沉社区和需社区协助的事项清单,建立社区服务标准,完善服务机制、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效能。健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推进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社区延伸。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提高社区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厘清社区治理边界,深化与网格化、矛盾纠纷化解等体系的衔接融合,建立职责明晰、协调有力、配合有序、融合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做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搞好宣传发动,规范选举程序,加强分类指导。配齐村级配套组织,指导修订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规范村级议事协商活动,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加快社会工作站建设,力争利用两年时间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支持乡镇(街道)建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或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提升油地社区服务质量。出台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巩固油地协调联动和协商共议格局。选齐配强油地社区工作人员,建立油田社区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统筹油地部门工作职责,推行委托代办,推进油地居民公共服务一体化。

  构建全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时期,将抢抓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重大机遇,按照“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满足社会和老年人需要的养老服务体系。精准对接老年人养老需求,集中利用两年时间,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实现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养老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养老服务。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严格落实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要求,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老旧小区要满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要。依托社区科学规划布局,利用油田移交的老年服务设施,合理配置腾退、闲置办公用房,鼓励养老机构开放服务场所,有效增加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总量。建设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2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57处,实现每个社区都有养老服务设施。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12处,拓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成为农村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加快农村幸福院规范化建设,运营率达到90%以上。鼓励有条件的村新建农村幸福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完善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功能,支持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社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老年人家庭免费开展适老化改造、提供上门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引导社会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出台落实发展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高水平养老服务企业到我市投资兴业。建立完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综合监管机制,加强养老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的合作,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建设市级养老服务平台,推进县级养老服务智慧平台建设,拓展信息技术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应用。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