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0|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东营市民生事业发展综述

/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百姓至上。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探索新时代的民生工程新路径,各项民生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民生保障更加坚强有力,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

社会保障提标扩面

救助水平不断提高

/

陈庄社区老年服务中心老人在食堂打饭   记者 于中平 摄 

  一座城市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

  “大米、花生油、鸡蛋……都是社区送上门来,给我们过节用的。”回忆起今年的中秋节,我市低保残疾人李女士说,十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一年来,我市持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织牢织密困难群众的“保障网”,让更多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最低生活保障是兜住贫困群众民生底线的关键。今年,我市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66元、492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城乡低保标准的1.5倍执行。截至10月底,全市投入8464.7万元,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0744人,救助城乡特困人员4413人。连续9个月启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困难群众补贴1201万元。全面落实特殊群体保障政策,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6173.83万元。

/

吕剧文化传承部的演员在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进行吕剧身段教学。

  今年以来,我市社保持续“提标扩面”,“底线”加紧筑牢,“保障网”持续加固。稳步提升社保待遇,企业职工养老金标准提高5.4%,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高3.9%,惠及全市6.4万退休人员。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行动,摸排建档立卡和即时帮扶贫困户23325人,新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8169人。率先出台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残人员“单人保”政策,扩大低收入家庭认定范围至低保标准的2倍,11067人纳入低收入家庭数据库。

/

  广饶县推行社会救助网格化管理,利津县开辟低保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三级会商”、“三级联审”……这都是我市着力健全救助机制的生动实践。今年,我市出台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制定创新试点方案,全面推开社会救助制度创新试点。同时,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审批时间压缩到20天之内。探索建立“并联审批、见证即办”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批机制。

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改革攻坚重要会议决策部署,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中主动担当作为,始终将“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以积极有力的稳就业政策供给有效对冲疫情对就业的消极影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14万人。

/

  为让更多群众“动起来”,腰包“鼓起来”,我市倾力纾解企业困难,开展“用工精准对接”专项行动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减免各项社保费14.2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84亿元、稳岗返还补贴6235.3万元。高效落实关心关爱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政策,扎实做好人员补充、待遇提升、补助发放和职称评聘等工作。

  启动大学生“就选东营”专项行动,利用寒暑假时间举办第五、六届“东营学子家乡行”活动,成立“渤海工匠学院”为全市“四上企业”培育高技能人才,坚决打赢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攻坚战,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就业创业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稳定就业带来的是居民生活的改善和满意度的提高,背后则是我市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大力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更多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的担当作为。

/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11月11日,广饶县奥孚果业就业创业实践基地正式成立,这将进一步完善当地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带动更多乡村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我市积极响应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专家服务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知识更新工程,开创性举办“乡村振兴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开展“三支一扶”大学生基层服务计划招募工作,培养了一批乡村振兴“带头人”,让创新创造的精神根植乡村、赋能乡村。

努力补齐民生短板

发展“成色”越来越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人民的“小事情”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大责任”扛在肩上。

/

东营市人民医院工作人员正在处理互联网线上资讯服务。

  从看病难、看病贵到就近看病、全民医保,从四处奔波求医到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今年,我市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民生实事项目上持续发力。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中心综合楼等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市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有序开展,完成67家油田医疗机构分离移交,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在全省率先实施财政兜底保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收治,完成98处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以市为单位实现智慧门诊全覆盖。

/

  为了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我市加速推进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新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2处、农村幸福院21处,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5处。投入840余万元,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逐步推进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满足大部分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农村养老服务方面,乡镇敬老院全部完成社会化改革,逐步成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运营率达90%,开办“老年食堂”118个,不断探索“农村幸福院+周转房”模式,全方位满足群众需求。

  6月5日,我市开通至济青高铁青州北站、临淄北站4条高铁快线;9月28日,东营港疏港铁路进入正式运营阶段;10月25日,胜利机场开通北京(首都)-东营-杭州、天津-东营-厦门航班,加密北京(大兴)-东营航班至每天1班……今年以来,我市实施27个重点交通项目,总投资近60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26亿元。截至目前,济南至高青高速公路、北二路综合改造、S315孤阳线河口及利津段大修、庐山路南延、兴河大道、德州路西延暨东津黄河大桥、长深高速连接线、四好农村路等项目进展顺利,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

  我市着力打通难点堵点,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省民政厅确定我市为婚姻登记跨区域办理试点,8月1日起实行“全市通办”,累计办理52件;逝者“身后事”一站式联办、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就近办”列入今年第二批流程再造改革内容;依托“东营掌上通”,建设民政便民服务专区,实现民政服务机构信息、服务对象待遇实时可查。

  ……

/

 回首一年,一项项惠民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百姓享受到了发展“红利”;展望未来,我市将以五年规划为起点,秉承改革精神和创新思路攻坚克难,描绘更亮丽的民生底色。

(记者 商雅雯)

责任编辑:王敬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