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葡萄拓宽致富路

  日前,河口区义和镇北大屋村葡萄种植基地,水肥一体化滴灌工程正在试压,葡萄种植户张建峰高兴地说:“有了滴灌设施,明年种葡萄再也不怕干旱了,实现水肥一体化,我们种出的葡萄会更香甜更美味。”

  义和镇北大屋村是省定贫困村,有30多年的葡萄种植经验,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指导,种植技术落后,投入不足,近几年种植面积不断萎缩,葡萄产量和质量不断下降。为了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共同脱贫致富,驻该村开展下派帮扶的河口区交通运输局派驻北大屋村第一书记杨丽与村“两委”研究决定,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技术等资源优势,引导有能力的村民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发展特色葡萄种植产业,带动全村群众脱贫致富。

  通过积极争取派出单位支持,杨丽为该村从大泽山统一购买了早紫、蓝宝石等多个优质苗木和葡萄架杆,并无偿分配给种植户。在她的努力下,北大屋村优质葡萄种植面积扩大到110亩,并配套建起了滴灌设施,推进葡萄种植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葡萄生产上达到了省肥节水、省工省力、减轻病害、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效果。同时,杨丽还联系区科技局,举办葡萄种植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市农科院专家到葡萄地里给种植户现场授课,让种植户掌握葡萄种植新技术和提高产量、质量的技巧。

  现在,“玫瑰香”成为北大屋鲜食葡萄的主打品牌,葡萄品种也发展至早、中、晚熟三大品系,种植农户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预计增加2万元以上。“北大屋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阔了。”北大屋村党支部书记张光兴高兴地说。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崔珊)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