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养牛”经 走好转型路

  近日,在广饶县金煜家庭农场的犊牛舍内,技术员孙良鑫正忙着给4头小牛犊喂奶。它们刚刚出生十天的时间,身高1米左右,却个个膘肥体壮。小家伙们的耳朵上都戴着一个黄色的标签,上面写有“8.25”以及“2038”等字样。这是它们的身份证,代表着它们的出生日期以及编号。

  “这几头小牛犊还没出满月,主要以奶粉喂养为主,搭配少量的固体食物。目前我们这里奶牛存栏有600多头,都是优选澳洲纯种荷斯坦奶牛,平均年龄1.5岁,一头奶牛平均年产奶7吨。通过不断的淘汰和遴选,保证平均单日产奶量和品质均达到最优。”孙良鑫说起奶牛了如指掌。除了标签,每头奶牛还都戴着无线的项圈。原来,农场从以色列引进了SCR智能奶牛发情监控系统,通过无线项圈,奶牛的发情、健康等各种数据就会准确地发送到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每头奶牛的精准管理。

  奶牛吃得好,才能产好奶。“农场里产出的牛奶都是‘甜滋滋的’!但这种甜并不是加了糖,而是我们饲养的奶牛都是喝着‘啤酒’吃着‘爆米花’长大的。”农场主成美玉介绍道,“所谓的喝啤酒,就是把啤酒糟拌到饲料中。这些啤酒糟来自大名鼎鼎的青岛啤酒厂一厂,由于啤酒糟富含益生菌,有助于奶牛肠胃吸收和消化。”其实不只是啤酒糟,这里的奶牛吃得其他食物同样令人咋舌:美国进口的苜蓿,西班牙进口的燕麦,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羊草,黑龙江的玉米压片……“奶牛吃起玉米压片来咯嘣咯嘣的,就像吃爆米花一样。这样算下来,一头奶牛一天就是60多元的‘伙食费’。”成美玉笑着说。

  为了给奶牛提供最新鲜的青贮饲料,农场还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用于青贮专用玉米的种植和粪污的消纳,配套建设了60立方温室沼气池,构建起了集饲料种植、生鲜乳生产、粪污再利用等产业于一体的有机循环产业链,形成“青贮——牛——沼——有机肥——玉米”的立体种养模式。与此同时,金煜家庭农场积极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努力打造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农业生产基地。

  如今,由金煜家庭农场投资建设的生态循环奶业基地——阳光奶牛小镇正加快建设。项目引进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实现从草料采购、配、育、喂、疾病、挤、售到原奶销售产业链信息化控制,保证原奶品质,指标媲美欧盟标准。同时,丰富项目业态,完善旅游功能和配套设施,发展研学旅游。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家养殖、牧草种植、乳制品加工和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观光牧场。此外,农场还与上海理工大学艾连中教授达成协议建立了产学合作关系,就益生菌、乳酸发酵菌种及乳制品、功能性乳酸饮品拓展等技术在牧场种养加一体化项目中进行成果转化。

  “目前,我们已经打通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通过连锁经营在全市建立起52家‘鲜奶吧’,实现了当日鲜奶、牧场直供、全程冷链、全过程质量监管,确保了产品品质,受到了市民信赖。下一步,通过阳光奶牛小镇的建设,我们农场的种养将更加智能,产品更加丰富,产业形态更加完善,未来发展也更有底气了。”成美玉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 张利波 通讯员 谭芳)

责任编辑:王敬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