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品味端午那些浓浓文化味儿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端午来临之际,我们吃粽子、挂艾草、了解端午民俗、感受端午精神,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食 俗

  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性食品,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和山东大多数地区用苇叶包粽子不同,在沂蒙山区和日照等地区,人们用山坡上的一种波勒树叶包粽子。其形状有点像手掌,但比手掌要大。每年清明节前后,人们采来晒干,用于包粽子、蒸馒头。

  吃艾鸡蛋,是老济南过端午的重要习俗。他们相信,端午节这天吃一枚用艾叶煮的鸡蛋,可以健身祛病,一年安康。这习俗在济南一直延续至今。

  除粽子、鸡蛋外,端午节的食品还有凉糕、五毒饼、玫瑰饼、藤萝饼等。

采 药

  端午节时,许多地方有采药习俗。俗谣曰:“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

  艾草是端午采摘的药材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旧时人们将艾条、菖蒲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蒿、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还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女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五彩线

  五彩线俗称“长命线”,端午节系五彩线的习俗约起源于汉代,到目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五彩线是用青、白、红、黑、黄5种颜色的丝线捻成。可以系在手腕上,也可以系在脚腕上,但要男左女右,而且一定要在端午节的前一天系好。

  从明代开始,沂蒙山区的一些地方还有把泥哨配上五丝线做成五丝哨,挂在儿童脖子上趋吉避凶的习俗。五月五日这一天,小孩会戴上五丝哨,走到一起鼓起腮帮子,比比看谁吹得更响,颇为有趣。

剪 纸

  端午节张贴剪纸的习俗,在蓬莱、长岛等地比较盛行,现在蓬莱端午贴剪纸的风俗已经少见,而在长岛县北面的几个岛上,还保留着这一古老的风俗。

  海岛上的人以农历五月初一为“小端午”,在这一天便拉开了节日的序幕。清早起来,人们先在大门的门槛上贴一对牛形剪纸。他们认为,力大无穷的黄牛可以把门避灾。

  端午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各地的端午习俗,也大有不同,让我们一起看看,还有哪些有意思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每逢端午,历代诗词作家都会以他们敏感的艺术细胞,创作出许多充满民俗情趣的诗词,让后人得以管窥当年端午节的诗意景象。

  据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孙正国教授统计,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共收录了95首端午诗词。唐代有23位诗人创作了28首端午诗歌,宋代有46位词人创作了67首端午诗词。有17位诗人创作了2首以上,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和著名政治家史浩都创作了4首。

  唐代最“牛”的端午诗堪称唐玄宗李隆基所作的《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玄宗曾在端午节之际宴请群臣,赏赐飞白扇并赋诗。“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孙正国分析说,从唐玄宗这首诗中可见当时的端午传统,过节有五天,而且在节日期间要听“五音”、系五色丝续命索、采花佩戴、食粽子等,反映了在唐代的端午习俗已趋于成熟,是人们普遍遵行的重大节日。

  “端午竞渡”是一项深受欢迎的重要节俗。唐代诗人张说、张建封、储光羲等,都曾专门写过“观竞渡”的诗。在岳州观看了端午竞渡之后,诗人张说即兴写的《岳州观竞渡》,十分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唐代南方地区的端午习俗。“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逎。”

  唐代诗人储光羲在《官池庄观竞渡》一诗中,还记录了当时端午竞渡时间是在落日之后傍晚时分,这一时间的突出,让人们对端午竞渡祭祀神灵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入了解。“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采波。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踯躅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唐代的端午诗歌,除了记述节日的繁华与意绪,也时常附寄诗人的遭遇和理想。唐代诗人殷尧藩曾写过一首《端午日》诗。“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在借端午抒发人生感慨的同时,诗人也不忘记录当时端午习俗有艾符、蒲酒等节庆事物。

  宋代的端午诗词对节俗的描述同样丰富而细腻。著名诗人陆游曾写过一首《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首五律诗向我们展示当时端午节已有卫生保健的内涵。

  宋代诗人朱松曾在端午节病卧异乡,他写了一首《重五》诗。“异乡逢五节,卧病此衰翁。竹笋迸新紫,榴花开小红。山深人寂寂,气润雨蒙蒙。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诗人在描述孤寂心情的同时,也提及了端午节俗中的竹笋、石榴花、菖蒲酒具等端午节物,可以看出当时端午节俗丰富的人文意蕴。

  我们在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的同时,也抽空读读《楚辞》吧。《楚辞》以屈原作品为主,文辞瑰丽,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下面是《楚辞》中的一些名句,大家可以尝鼎一脔。

  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神秘多彩的节日传说,在文化传承中,注入了我们的成长的世界。作为一名东营人,有着对端午节的独特的情怀和记忆,他们用文字记录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端午精神

鲍安顺

  纪念端午节,最少有两种意义。一是纪念屈原,瞻仰他的爱国之情,缅怀他的崇高品德。另一个方面,则是中国老百姓赋予了它一个特别的意义,就是民间一年一度的全民“卫生节”。人们纷纷在这一天里,洒扫庭院、悬挂艾草、高挂菖蒲、饮雄黄酒,目的是为了驱虫菌、除害病、健身体……这种民间防疫防病的端午习惯,反映了我们民族预防疾病和讲究卫生的优良传统,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每个月有三个五日——即初五、十五和二十五,端午就是头一个五的意思。按照民间的说法,五月是一年中的毒月,五日是一月中的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这一天的毒时,因而端午也正居于三毒之端。因此端午节又称“生姜擦拭冬天易生冻疮的地方可以来年不再复发……还说有关节炎、风头痛的人,在端午的正午将患处搁五月端”,正是一年盛夏的开始之时。为此,人们在炎热的节日里,喝翠花荷叶绿豆冰粥可以消火清凉,吃粽子可以领略丝丝凉意还可减肥美容,民间的偏方上说,此时用三九天存下的雪水洗身可以不生痱子。其实,种种关于“毒五月”的传说,都反映一个逢灾避祸的人文观念——因为人们都渴望在大悲大难之后能够转悲为大喜,在喜之中更能够喜上加喜——这也正是每一个节日的共性意义和本质精神。

  有人说粽子是端午的形象精魂,如今早已走出国门畅销世界了,现在市场上就有日式粽子和韩式粽子。一位朋友对我说,端午从文化蕴含上来说,“蒲剑”才是端午精神的最好象征——蒲剑就是蒲之叶,以其形似剑得名。古书记载,端午节有悬蒲叶之剑的习俗,这是一种端午精神内涵表达——让人们在节日里,千万不要淡忘与邪恶进行斗争的精神品格,菖蒲那长而挺拔的叶剑之美,就是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风骨精神。其实,端午节是中国人永远敬仰的民俗精神,有着让人无穷回味的生存快乐和生活智慧,人们在忧国恤民的爱国精神中流连忘返,在舍身赴难的正直品格中超然峻洁,在刚正不阿的人格风范中喟然长叹……这些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与智能,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意义和博大传承。

风情艾草

江远村

  艾草,别名萧茅、冰台、医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植株香气浓烈。主根明显,略粗长,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草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似菊,表面深绿色,背面有灰色绒毛。

  艾草的风情,在乡村四季摇曳。我的家乡,无论田间地头,还是房前屋后,随处都能见到艾草苍绿色的身影。艾草生命力极强,割去一茬,新一茬很快又会长出来,即便是秋霜后秆叶枯萎,到了来年春天,它又会顽强冒出一片新绿,并且疯狂地长成一片蓬勃的葱郁。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人们将它作为辟邪驱毒的信物,挂在家里。童年时代,每到端午节这天,娘会早早地唤醒我,沿着乡间小路,到田野中去采割艾草。娘把采割回来的艾草,挂一撮在房子的门框上,浓郁的艾草叶给农家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艾草除了具备驱除蚊蝇,毒虫的功效外,还有诸多的用途。采割的艾草阴干压制成艾条、艾柱,能治病驱蚊;艾草煮的鸡蛋,也酥香可口,有清火消炎的功效。艾草还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等作用。

  记得小时候,到了吃西瓜的季节,我的肚子常会隐隐作痛,娘会把收藏的干艾草枝取下,一片片地摘下叶子,细细揉碎,放在破陶碗的碎片上,然后点火后搁在我的肚脐上。陶片透气,艾火的热气透过陶片看不见的小孔,缓缓渗透,不断到达肚脐周围的皮肤。等陶片滚烫的时候,再垫上装了艾草的布垫,一次熏上一炷香的功夫,三、两次肚子就好了。

  夏天的傍晚,屋里蚊子多得睡不着。娘在屋子点燃一根艾草条,袅袅而又浓香的艾烟,丝丝缕缕在屋子里飘荡,熏走了蚊虫。夜渐渐深了,在淡淡的艾香里享受穿窗而入的阵阵清风。此时,艾草的风情,在那股淡淡的艾烟里,一夜清香。

  《本草纲目》中记载:艾以叶入药,性辛温、味苦,入脾、肝、肾经。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这种毫不起眼的植物,为许多人除去了病痛之忧,成为寻常百姓生活的必备之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远离了故乡,但我与那平凡而神奇的艾草却藕断丝连。每逢端午之际,我会去郊外采折艾草,或干脆在街头买些艾草,不为驱蚊,也不为避邪,只是一种习惯,更喜欢那种苦香味,似蒿草,像野菊,慢慢地弥漫开来。

  而今,又是一年端午节。这飘荡了几千年的艾香,还是那样浓郁,那样绵长。艾草的风情,在悠长的记忆里,芬芳、亲切与可爱,我似乎闻到了家乡的味道,闻到了娘包的粽子的香味,也唤起了心底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味。

竹林里的粽子香

李易农

  家乡的村边,有一片竹林,林子虽不大,但郁郁葱葱,十分茂盛。物因时而盛,时因物而闹。这句话用来形容竹林再合适不过了。平日里,这片竹林里只有鸟儿纷飞,风儿徐徐,安静地,如同睡着了。而到了端午节前那几天,竹林里一下子热闹起来。这是因为新生竹笋的叶子富含多种维生素。用笋叶包的粽子,煮熟后会散发出天然的香味,吃起来清香袭人,美味可口,是家乡一道有名的小吃。因此每到端午节前,人们总会纷纷来到竹林拾笋叶。

  最先赶到竹林的,总是杨奶奶。她虽然年纪大了,但不愿给儿女增添负担,她经营着卖粽子的小本生意,挣点钱除自己用外,有时还要为孙辈买点小礼物。她迈着小脚,摇摇晃晃地赶往竹林。竹林里的鸟雀,因为受到惊动,而呼呼啦啦地匆忙飞起,叽叽喳喳地惊叫着。杨奶奶穿梭在竹林里,一次又一次地弯腰,将笋叶从地上捡起来抱在怀里,直到抱不下了,才回到家里。

  惦记这些笋叶的还有李妈妈。李妈妈家的几个儿女都在城里居住。离家时间久了,对于家乡的吃食,孩子们总是念念不忘,李妈妈包的粽子,更是成了每年端午节里儿女们的最爱。这些笋叶拿回家,要浸泡,要煮熟,要一片片清洗干净,再把它们一一展开,然后折叠成三角形备用。虽然要经过如此烦琐的过程,但李妈妈年年乐此不疲。

  不仅有杨奶奶、李妈妈,端午节前天天还有三五成群的人走进竹林。王婶说:“哎,俺家娃爱吃红枣,我包点红枣进去。”张大嫂说:“我包花生,孩他爹最喜欢。”她们说着笑着,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仿佛这些笋叶已经包成了粽子,送到了最爱的人唇边。

  这时候,小孩也不闲着,他们在林子里奔跑,像兔子般。有的孩子身手不凡,一纵一纵地就爬上了竹子,竹子哪里受得住这样的折腾,被压弯得像张弓……这样热闹的场景,可以持续上十天半月,直到端午节那天,方才平静下来。这场景一年一年地延续着,可能人物有了变化,但不变的是竹林里那一缕缕让人陶醉的清香。

  夜因思而悠,梦因甜而长。当初跟着母亲穿梭于竹林的我,如今已是不惑之年。在远离家乡数十年之后,我仍然记得村子边上那片竹林,仍然记得在端午节到来之时,有多少充满爱的身影在竹林里晃动。这些爱,随着岁月的加深而加厚,让每一个吃过家乡粽子的人,永远也忘不了那种爱的味道……

(文中图片来源:新华视点和人民网)

责任编辑:刘洁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