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县:“机器换人”引领技术改造

  在山东宏盛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半钢子午胎生产车间,十几台智能化全自动成型机不停息工作着,每台机器仅需一名工人配合做好简单的扫码及监测工作,原来一条轮胎成形过程需要65秒,现在只需要37秒,这些变化得益于宏盛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半钢子午胎生产装备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提升项目。

  公司瞄准工业4.0,按照“优势产业+人工智能”思路,投资1.8亿元,对现有技术装备和生产流程进行智能化改造、信息化提升。“整个改造提升项目全部完成后,人工成本可节约50%,年可节约生产成本6000余万元。”公司生产部副部长秦安洋介绍说,公司还引进了世界领先的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从原材料入库、检验数据、成型硫化、工艺管控到出库发货的全流程精准化控制,帮助企业实现了研发、生产、销售的互联互通。

  作为传统的工业大县,广饶县立足产业实际,将实施“易审批、零增地、高水平”的技改项目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突围路径,开展橡胶轮胎、化工、造纸、纺织等领域的产业智能提升工程,加快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网络设施建设,建立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企业开展“脱胎换骨式”的技术装备改造。

  随着技改项目的落地见效,像宏盛橡胶科技有限公司这样透着“科技范儿”的新业态并不少见。借助信息技术在生产环节的深度应用,广饶县倾力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建设了一批“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促进制造业加快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打造“智能制造”新优势,实现高端替代低端、数控替代机械、智能替代人工。

  为了创造更好的扶持环境,广饶县把总投资16.8亿元的23个技改项目列为攻坚重点,加大服务力度,简化审批流程,加快手续办理进度,在用地、融资、资金争取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新增长点,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东营奥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ERP+机器人巡检项目,通过ERP进行数字化平台建设和数据采集,结合工业化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对厂区进行数字化管理和巡视;山东齐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20万吨/年成品油质量智能制造升级项目,通过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建设一套完整的智能管控系统……越来越多的广饶企业瞄准科技创新领域,立足核心产品的智能化升级,通过技改实现着蜕变,撬动起企业内生动力。

(高杜康 黄晓伟)

责任编辑:张馨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