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东营·年终特稿】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实现新突破 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高端化工是我省确定的“十强”产业,也是东营这座石油城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即将过去的2019年,对于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东营化工产业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威联化学2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开工建设、2×10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工程开工建设、东营疏港铁路全线进入铺轨阶段……

  当前,全市正按照“在山东发展高端化工产业、建设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中当核心”的目标,全力加快实施一批高端化工项目,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工程,推动石化产业集中布局、转型发展,石化产业迎来了广阔发展前景,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炼化一体: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威联化学有限公司对二甲苯项目,投资114.3亿元,是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中第一个实现储备转规划的项目,向上延伸可建设千万吨炼化装置,向下延伸可发展高端化学品,拉开了东营石化产业向高端化工转型升级的序幕。

  中能源(广饶)石化发展有限公司200万吨/年化工新材料配套装置项目,投资91.9亿元,由中国能源集团与尚能实业等地炼企业合作,化工新材料产品比例达到55%以上,实现了“企业园区化、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

  利华益环氧丙烷联产苯乙烯项目,投资66.22亿元,主要生产市场缺口大、附加值高的高端化学品,推动企业由“独立链条化延伸”向“互联互通、立体交叉的紧密型产业链网”升级,巩固“炼油—高端化工—新材料—制造业”的发展路径。

  建设鲁北高端石化基地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而打造鲁北高端石化基地核心区,为东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重要机遇。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指出,向上整合炼化产能,建设千万吨炼油装置;向下延伸芳烃产业链条,建设PTA、新型聚酯、改性树酯等新材料项目。这为全市化工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长期以来,石化产业布局散、链条短、效益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今年以来,我市依托龙头企业、大项目带动,注重做好建链、延链、补链的文章,推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加快调结构、转动能,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其中,威联化学等项目就是我市聚力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的龙头项目。

  下一步,我市将科学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动炼化产能优化整合,加快实施威联芳烃等高端项目,积极争取布局炼化一体化项目,推动石化产业由原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向高层次市场终端产品发展,全力打造具有东营特色和持续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科技赋能:从化工大市向化工强市转变

  7月25日,《石墨烯材料碘吸附值的测定方法》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而主持这一标准起草工作的正是山东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这家企业专注于石墨烯材料的研发生产,已申请专利100余件,主导或参与国家、团体标准20余项。

  在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科研人员正全身心投入到关键技术研发中,为了获得一个实验数据,他们连续三千小时进行监测,科研人员轮班倒,不间断记录参数。石墨烯材料的中试阶段,实验任务一步挨着一步,研发团队每天要工作二十个小时。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石墨烯在众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产业技术门槛高,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今天买了别人的技术明天就又更新了,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唯有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有立足之地!”公司知识产权工程师向玉辉说。

  推动基础化工原料和有机化工原料向下游延伸,与新材料产业紧密结合、有机连接,这是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东营是化工大市,新材料企业也大多集中在化工领域,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石墨烯的研发,就是东营化工企业在新材料领域进行的大胆尝试。

  据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目前化工企业的分布看,优势企业大多集中在市政府确定的化工产业布局范围内,下一步,大力支持企业对外合资合作,加大研发力度,在能耗、排放、用地等方面优先支持化工新材料项目建设,特别是依托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打造“长链条、短流程、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从而推动我市从化工大市向化工强市转变。

  设施保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走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化工园区,延绵不断的化工管廊格外引人注意。管廊从海上延伸而来,码头与库区、库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化工物料都实现全管道输送。

  园区内公共管廊为输送工业原料产品、配套公用物料提供了安全高效的通道。“以区内液体化工品运输为例,管道运输,每小时运输约500吨,每吨运费还不到1块钱。园区企业一年要运输上千万吨的油品,仅运费一项就能省下一大笔钱。”负责管网运营的有关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区初期,园区企业之间关联度不高,不利于园区的长远发展。现在的园区,“你家的产品通过管道输送到我家作原料,我家的产品又被管道直达他家成为原料”,工厂之间的上下游关系更加紧密,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

  公共管廊是我市优化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9月25日,东营港区2×10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工程开工,对提升东营港口运输能力、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11月17日,东营疏港铁路开始全线进入铺轨阶段,这标志着铁路离达到试运行条件还有“最后一公里”,建成后将为东营港及鲁北高端石化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当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正按照“港区融合、三位一体”的要求,坚持区域一体化发展,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统筹规划搞好配套,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物流一体化、能源一体化、消防安全应急一体化、产业协同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促进产业上下游协同、集约集聚集群发展。

(记者 李成)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