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中的温州|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用跑”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城市重要的发展基础。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发祥地的温州,围绕“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市”这一目标,精心打造营商环境,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市级部门行政权力精简幅度居全省前列、“最多跑一次”改革满意度名列全省榜首、小微企业环境满意度指数位居全省第一……

  2018年,温州获批创建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两个健康”先行区。以此为契机,温州紧抓优化营商环境的“牛鼻子”,全力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创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先行区,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持续保驾护航。

  精简再精简:

  用最少的审批事项 换来最高的市场活力

  去年9月,温州市罗奈琪家具有限公司领到了公司厂房扩建工程项目基建项目的施工许可证。从备案到颁发施工许可证,该项目仅用了85天,是鹿城区首个完成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最多100天”的工程项目。

  项目审批“最多100天”,这是鹿城区审管办接棒“最多跑一次”提出的新目标。早在2014年,温州市级部门行政权力就已从12723项减少到4168项,精简幅度位居全省前列;2016年,在权力清单保留1003项审批事项基础上,再次缩减262项,精简比例达26%。近年来,温州全面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让企业群众切实体验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带来的便利。

  从群众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关键小事”做起,2017年初,温州全面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整合设置综合窗口,推进业务流程再造,让群众办事从“多窗跑”变为“一窗办”;率先实施“四个一”创新工程,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以群众获得感为导向,全市各地各部门创新举措、齐心协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与此同时,温州还打通省市部门自建的42个涉批业务系统,强化“一网通办”功能,将8类综合窗口业务全部纳入“一窗受理”信息平台。归集了在群众办事中最为常用的73类政务数据,并在45个部门中应用,日均数据查询量超过1万次。通过数据共享, 社保、无违法犯罪等常用证明转为内部核查,每年可减少群众跑腿200万次以上。通过建立统一的网上申报平台和移动端服务平台,推出了7935个可网上办理的具体事项、80个手机便民应用和343个财政非税收入网上缴费项目。

  服务企业“马上办”,服务市民“不打烊”。在便民服务方面,温州先行先试,推出了自主开发的“瓯e办”便民服务终端。在瓯海区郭溪街道社区办事大厅,市民何煌煌前来打印无房产证明,只见她在“瓯e办”终端上,按照语音提示,直接刷身份证,不到半分钟就把证明打出了。而在以前,要到区政务服务中心,在窗口排队不知要等多久。

  “瓯e办”便民服务终端,通过后台大数据操作,市民可凭身份证或“刷脸”认证在终端上办理600多个民生事项。截至目前,全市已布设该便民终端机1100多台,每月查询、审批服务在3万件以上,“15分钟步行便民服务圈”正逐步形成。

  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已然成为温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真实写照。由此打造的高效率、高品质、高标准政府服务,也换取了群众好口碑、企业好体验、发展好环境。

  提速再提速:

  用最高的办事效率 实现最短的审批时间

  实现审批提速、加快项目落地始终是温州营商环境打造的主旋律。

  龙湾区瑞浦能源动力电池储能项目,从“拿地”到打桩只花了不到30天时间;苍南鲁普宠物玩具有限公司年产1500万件宠物用品生产线建设项目,从取得土地到办理施工许可证仅用了45天;瓯海朝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供地项目,从备案到领取施工许可证仅花费45天……这样的案例在温州越来越常见,借力“最多跑一次”改革,温州项目审批不断加速。

  温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强调,要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新一轮效能革命的重要突破点。2017年12月,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评估结果公布,温州市改革满意度为94.32%,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名列榜首。

  2018年,温州推出了数字化转型示范应用项目——惠企政策“直通车”,针对涉企政策多、不知晓、兑现难、多头跑等问题,对全市170多个产业政策进行了“大摸底、大清理、大整合”,在全省率先建成产业政策奖励兑现和查重系统,实现产业政策奖励网上“刚性兑现”、兑现全过程“最多跑一次”。这也是温州“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企业带来的新红利。

  近年来,温州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覆盖企业生命全周期的惠企便企服务矩阵。现如今,企业从申请到开办只需5天时间。即名称预先核准1个工作日办结、设立登记2个工作日办结、公安公章刻制0.5天办结、税务涉税事项(含申领发票)0.5天办结、人行开户许可1个工作日办结。推出“企业开办e窗通”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网上办、零见面”改革,实现了企业开办“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企业开办过程从原先的到5个单位跑6次计12个工作日缩短为2.5天可领照、4天可营业。在承诺时限内,只需跑一次商业银行网点,即可领到企业开办所需所有材料。

  此外,温州还出台方案,把政府投资项目和核准目录内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控制在70个工作日,小型企业投资项目和“标准地”出让工业项目控制在30个工作日。

  为把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温州还着力构建了市、县两级营商专员代办体系,为企业提供投资“一对一”全程无偿代办和诉求代办服务,目前,覆盖全市5000余家(个)企业(项目)。此外,围绕“零门槛、零等待、零跑路”,温州积极推进涉批中介服务市场化,确保中介服务全流程无盲区、无死角。

  服务再服务:

  用最优的投资环境 吸引最好的投资者

  项目引进来、落得下仅是营商环境打造的初级目标。最好的营商环境,不但要让项目引进来、落得下,还要留得住、发展好。最优的投资环境,必须能为企业提供从准入到生产、经营、退出等全周期优质服务。

  “部门办事效率低、找人‘挈篮儿’好办事,这些都已是‘老黄历’了。现在政府部门真正为我们企业着想,给我们解了燃眉之急。”浙江百信针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进法笑着说。

  随着百信针织业务规模的扩大,企业订单纷至沓来,急需扩建厂房。这一需求反映到开发区管委会后,相关领导直接召集相应部门召开协调会,推进公司的相应申请,最终仅用一个来月时间,就完成4000平方米厂房扩建的相应手续。

  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成为温州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许许多多像百信针织这样的企业从中受益。聚焦企业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全周期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温州开展“三服务”“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并结合“常态化理旧账机制”,对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集中交办、专题破解。目前,已解决问题3200多个,减负153亿元;完成产业政策大清理大整合,创新推出惠企政策“直通车”,办理企业兑现申请1800多个,总金额达6.23亿元;同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进一步精简涉企审批环节,实现6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均能“掌上办理”,70%以上民生事项均能“一证通办”。

  在2018世界温州人大会期间,温州正式对外发布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41条实施意见和80条政策举措,涉及民营经济改革开放、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发展难题破解、民众创新创业、营商环境、企业家作用发挥等内容。随即,降本减负“42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4条”等系列政策陆续出台。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温州将“41条实施意见”细化为146项具体举措,其中有22条是突破性的举措,61条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举措。

  一系列指向准、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让温州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市场活力发生了可喜变化。根据权威机构数据显示,2018年温州市在297个城市中营商环境排名第26位,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居全国地级市第二,小微企业环境满意度指数列全省第一。

  去年以来,温州将“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作为“温州模式”再创新、民营经济“再创辉煌”的必解之题,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致力打造民营经济最优环境。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温州着力引导全社会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11月1日设立为“温州民营企业家节”,使温州成为全国首个为民营企业家通过法定程序设立节日的城市,充分给予企业家以礼遇、尊重和荣耀。

  此外,温州还在全国率先提出增强行业协会商会主体功能,实施商会“建功新时代”行动,建立了行业协会商会人才工作站55家,在协会商会设置了营商环境监测点20个,探索打造协会商会服务“升级版”。目前,市工商联直属行业协会商会(包括在温异地商会)达到163家,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良好营商环境的打造,让温州的民营经济持续焕发活力,也让温州自信地喊出“民营经济看温州”的口号。站在新起点,温州正向打造新时代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目标阔步前行。

(记者 葛铸聪 王俊杰 张利波)

(责任编辑:刘冉)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