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中的温州|诗画山水 温润之州

  城市的功能和环境,决定着集聚要素的能力,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温州,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实际上,温州不仅山美水秀,城市风光更是旖旎。近年来,温州把城市建设和发展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以杭州等先进城市作为标杆和参照,补短板、塑形象、铸优势,以城市转型引领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

  治乱:从“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到“精建精美”

  在10月19日开幕的首届长三角大运河文化带城市旅游论坛暨第五届长三角慢生活旅游峰会上,温州市被评选为“长三角最具网红特质旅游城市”,这是对温州城市品质的充分肯定。近年来,温州大力推进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旅游经济指标连续三年呈两位数增长,发展势头强劲。

  用心经营城市,正改变着这座城市的面貌。

  今年5月份,国内首个环江心岛马拉松赛事在温州七都街道鸣枪开赛,3600余名参赛选手穿梭于“醉美赛道”。在温州“大建大美”、“精建精美”专项行动的大背景下,通过示范改造,七都街道300多幢房子,通过农房盘活、土地确权、土地流转“三重奏”,变身为81家文创企业的“摇篮”,每年为村民带来财产收入1000多万元,创造就业增收2000多万元。

  这是温州加快城市建设的缩影。“温州的城市形象如何?”“我们该拿什么吸引别人的目光?”面对曾经“小、散、乱”的城市建设,温州人这样深刻反思自问。

  提升城市形象,迫在眉睫。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接续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精建精美”专项行动,以杭州等先进城市作为标杆和参照,将城市建设这块突出短板补齐补实,将短板转化为发展优势,统筹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优化,突出抓好片区建设,城市颜值和品位明显提升。

  2018年,温州强力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完成城中村改造签约9.8万户、拆除8.6万户,其中整村签约85个、拆除83个。关停取缔“四无”生产经营单位5.3万家,整治旧市场140家,搬迁改造市区工业企业1249家,获评省“腾笼换鸟”先进市。5784幢城镇危旧房、3.8万户农村危旧房全面完成治理改造,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治理和拆违工作考核均列全省第一。

  治水: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温州依水而建,伴水而居,江、河、湖、海、库一应俱全,素有“浙南水乡”之称。解决温州水安全、水资源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是过去几年温州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

  水道如巷、小桥古朴、鸟声啾啾。在温州市区,一片规划总面积达13平方公里的湿地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这里风景秀丽、水网密布,是温州的“城市之肾”和“浙南威尼斯”。该湿地是温州重点打造的三大亮点区块之一,水域面积和陆地比例高达1.1:1,更有160多个大大小小、千姿百态的“小岛屿”,宛若世外桃源般旖旎动人。

  然而,多年之前,由于农业过度开发、产业模式“低散乱”、城中村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三垟湿地河网水体一度受到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近年来,温州坚持“标本兼治、水岸同建”,通过开展剿劣治水、生态修复等综合举措,有力促进了湿地水生态系统恢复。

  水环境的改善,得益于温州市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为抓手,突出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五水共治”,探索形成了“示范引领、管控兼顾、机制长效、全民参与”的水生态特色模式。

  2014年5月,获批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后,温州市立即启动各项创建工作。期间,温州市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条红线”刚性约束,有效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

  此外,温州持续创新完善大型饮用水源地保护、水生态补偿、水工程生态建设等一批水生态长效管理机制,并在实践中得到实际应用,取得良好成效。深入推行河长制,该市17889条(段)河道在全省率先实现“河长、河长公示牌、一河一策治理方案、一河一档”四个全覆盖,11547名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常态化履职,开创了河长、督查长、警长“三长”治河新局面,被中央媒体作为全国治水先进典型进行专题报道。

  治堵: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交通,关乎一座城市的地位和品质。在温州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交通曾经是最让广大市民所诟病的问题。

  经过温州人的不懈努力,今非昔比:

  2018年11月23日,温州机场迎来了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的历史性时刻,成为全国第36个千万级机场。

  2019年1月23日,温州轨道交通S1线开通试运营,在温州中心城区构建出一条东西走向的轨道交通大走廊。

  2019年1月28日,乐清湾港区铁路瓯江特大桥主桥合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跨度铁路混凝土斜拉桥。

  ……

  一个又一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推进,彰显着温州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决心和底气。

  国家“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明确了温州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温州抓住机遇,积极对接全省“四大”建设,敲定了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的“作战图”。瞄准这个目标,温州深入实施综合交通战略,一边争取政策支持、一边勇于创新突破;一边移山跨海、一边造桥筑路,海陆空齐发力,开创了“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的新局面。

  过去一年,温州全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构建,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综合交通投资首超400亿元,市域铁路S1线、机场T2航站楼、绕西南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北线二期、甬台温高速复线乐清段等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建成投用。

  继往开来,砥砺奋进。温州正奋力书写交通事业新篇章。温州市委、市政府以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为基础,全面对接“四大”建设,主动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列入上级规划。发挥综交办牵头、协调、督导职能,借力市考核考绩、专项巡察,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好综合交通“8223”工程,推动交通建设投资保持高位并稳步增长势头。组织实施一批综合交通建设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城市交通治堵五年行动计划,全面打响新一轮治堵攻坚战,重点解决好公交分担率、群众满意度、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秩序管理等四方面问题。

(记者 葛铸聪 王俊杰 张利波)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