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口高产千吨油井坨11井:胜利油田因它得名

坨11井——中国第一口千吨井,既是胜利油田的命名井,也是屹立在一代代胜利人心中印证着荣耀与辉煌的不朽丰碑。

每次来到坨11井前,仰望蓝天下熠熠闪光的纪念碑,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退休职工刘广洲都热血澎湃,与坨11井并肩走过的一幕幕,像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回放。他对这口井的情感,如同兄弟一般,割舍不断,而这份早已经渗透进骨血的亲情,也随着岁月的积累,变得愈加浓烈。1964年华北石油勘探开发大会战时,刘广洲与1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一起怀揣着石油梦来到了九二三厂(胜利油田前身),被分配到试采指挥部采油1队担任技术员。

“青天一顶,荒原一片,白花花的盐碱滩上,除了芦苇草和红荆柳,方圆几十里看不到一户人家。”刘广洲回忆,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艰苦,器材设备全靠人拉肩扛,但所有的困难都被坚定的信念压倒:“选择了石油,就选择了奉献。为了让中国甩掉‘贫油国’的帽子,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1964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批转石油工业部党组报送的《关于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报告》,指出这次石油会战是“继松辽油田大会战之后又一次重要的会战”。石油工业部将东营地区作为会战重点,从大庆、玉门、青海、新疆、四川等油气田抽调大批人员参加会战。同年3月,石油工业部组建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总部设在东营村,下设河北和东营两个勘探指挥部。

会战指挥部从东营地区复杂的地质情况出发,制定了“区域展开,量点突破,各个歼灭”的勘探方针,集中20台钻机在东辛油田北部的坨庄——胜利村进行钻探。32120钻井队钻探的坨11井,于1964年1月14日开钻,同年12月29日钻至井深2484米完钻,次年1月11日完井。这口井钻穿沙河街组第一、第二段共44层总厚度112米油层,是当时东营地区所有油井中油层最厚的一口井,国内尚无一次性射开如此厚油层的经验。

1965年1月25日,在胜利村构造上,由石油工业部华北石油勘探处32120钻井队负责钻探,完钻井深2480米的坨11井,发现了112米的巨厚油层。放喷当天,很多人聚集在坨11井场,翘首期盼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为了能让在北京石油部的领导听到出油的声音,会战指挥部把通往北京的长途电话线拉到井场。只听“开闸”一声令下,乌黑的油龙发出震耳欲聋的嘶鸣吼叫,夹杂着蒸汽自地宫喷薄而出,撼动了整个荒野。坨11井在24小时内畅喷原油1134吨,中国第一口千吨井从此诞生,它的成功钻探,极大地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干劲。

从开钻到投产,坨11井在油井建设的7个方面22项工作中,创出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口井两天半的产量就相当于中国第一口井——延1井27年原油产量的总和。千吨井的诞生,显示了华北地区丰厚的地下石油资源,彻底粉碎了“中国贫油”的谬论,在中国石油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坨11井祝捷大会上,时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会战工委副书记张文彬说:“我们在胜利村打出了我国第一口千吨油井,在渤海湾盆地站稳了跟脚,为了纪念油气勘探的这一重大成果,经部党组织研究决定,这里就叫胜利油田!”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从此,胜利油田这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

2005年12月13日,经胜利采油厂老职工建议,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批准,油田决定为这口功勋井建立纪念碑并作为油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站在高高的纪念碑下,放眼望去,曾经简陋泥泞的井场、铺满杂草野苇的荒径都已不复存在,只有那忠于职守的坨11井和周围星罗棋布的油井,还在不知疲倦地默默奉献。(记者 李志芳)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