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山东海科化工集团:乘势扬帆逐浪行

1988年7月1日,山东海科化工集团的前身——东营区化工厂破土动工,开始全面建设,标志着海科集团的诞生。自此,海科开始了在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史上的奋斗征程。

扬帆破浪,御风前行。30多年来,在成长的每个阶段,海科面临的挑战不尽相同。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线性延伸,每一次演进都是一次飞跃,隐藏着解答企业成长动力的答案。

当前的海科,这个当年的国有化工厂已经发展成为集石化、特种化学品、新能源材料、医药、融资租赁、国际贸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并荣膺达沃斯论坛“全球成长型公司”称号,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制造业500强”。

初创期,埋下力量的种子

海科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时间节点,其中的两个节点值得被永远铭记。

第一个时间节点是1995年,东营区化工厂因故被关停两年后开始了“二次启动”。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30多岁的杨晓宏被委以重任,成为集团新的“掌舵人”。

上任后,杨晓宏下了第一个决心:三个月内必须开工。为了这个承诺,他在公司整整待了76天,每天和车间主任、技术人员一起加班加点赶进度。

“二次启动”是成功的,海科在项目建设与技术改造上明显加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1996年5月27日,1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向25万吨/年改造完成;1996年11月17日,10万吨/年减粘装置一次试车成功;1997年10月1日,7万吨重质油催裂化工程一次试车成功;1998年,成功研制90#重交通道路沥青。对生产管理与工艺管理的重视,也使得海科在1997年一次通过山东省“无泄漏工厂”验收;1999年顺利通过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2000年。“二次启动”时的海科为了公司的健康发展,走上了改制的道路。在没有更多成熟理论和实践经验可资借鉴的背景下,杨晓宏带领项目组成员连续几天没有合眼,定下了最终的改革方案,东营区化工厂重组为“东营市海科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改制后的海科被推向了市场大潮之中,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要为自己的生存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改制可以看作是海科的“新生之日”,一次真正的“成人礼”。

2002年9月,海科化工发起成立了第一家控股子公司——东营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进军精细化工领域,成为诸多细分行业的竞争者;

2004年11月,海科化工更名为“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进入了集团化经营与管理的新阶段;

……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这段创业初期的艰辛、努力奋斗的精神,恰恰是海科发展到今天的根基。正是这种“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工作作风为海科日后大发展埋下了“力量的种子”。

成长期,以创新谋变革

2007年2月14日,海科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AIM市场成功上市,也成为第一个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化工企业。这一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延伸,引发了“蝴蝶效应”。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和环境,杨晓宏意识到企业的发展必须立足“苦练内功”,着力提升管理素质、向管理要效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海科内部及时推行了自上而下的“学习革命”,拉开了改变海科人传统认知结构的序幕。

“海科30年来勇敢学习,学习是海科之习惯、海科之力量;海科30年来不断奋斗,奋斗是海科之意志、海科之根基;海科30年来敢于吃苦,吃苦是海科之品格、海科之特质;海科30年来坚持创新,创新是海科之引擎、海科之动力……”这些思想与实践的结晶,成为海科成功的关键要素。

创新一直是海科发展的关键词。海科的创新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贴近市场、贴近客户、贴近需求,聚焦客户的价值创造。

2015年1月6日,海科集团成立“特种化学品研发中心”,负责赫邦、新源两个公司的战略性产品研发。这是海科第一次在集团层面设置研发机构,标志着海科开放创新体系顶层设计的开始;

2015年12月8日,海科集团创新研发中心——上海新探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这标志着集团创新研发新纪元的正式开启。新探公司成立后,海科先后筹建和优化了特种化学品、新材料、生物制药三大研发中心,并从世界五百强企业引进多名行业领军人才,为海科的创新研发体系建设注入强大的智力和动力;

2018年2月23日,小海豚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加油站正式营业。这不是一家普通的加油站,它代表着海科向C端业务的战略尝试,开业短短十天加油1300吨,超过了全国民营加油站的月平均水平;

2019年4月,海科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整合集团技术资源优势,布局建设新能源材料、特种化学品和医药三大研发中心,打造海科集团人才交流发展、研发资源共享、对外交流合作和技术产业孵化四大平台……

得益于集团创新研发体系的建设,2015年以来是海科战略转型中创新业务发展最迅猛、成果最显著的一段时期,“新业态”、“新产业”、“新产品”在海科不断涌现,“新动能”正在加速孕育与积聚,海科未来的成长大有可期。

转型期,产品人才两条线并行

在新领域、新业务拓展的每一个阶段,关键岗位的关键人才成了海科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这里的员工不再是劳动成本,而是智力成本。

海科一向认为企业应该“两条生产线”并行,一条是制造产品的生产线,一条是制造人才的生产线。针对人才培养,在内,海科不惜投入巨资强化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在外,大力引进领军人才,发挥他们在关键岗位的引领作用和创新才能。通过校企合作、再培训、教育工程等方式,形成了“人才引入——培养——发展”的完整体系。集团现任高层和分公司主要领导全部参加EMBA学习,高层管理人员每年要求进行不低于两个月的进修学习,中层以上干部必须进行长达半年的脱产进修培训,专业技术人才需参加“海科黄埔人才培训工程”,新进的大学毕业生要完成严格的岗前培训。海科对干部员工的培训投资之多、力度之大、形式之多样,在同行业中走在前列。

基于战略导向的人才管理体系日趋成熟,海科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发展体系。仅2017年,海科引进行业领军关键人才5人,特殊关键人才28人,有效地支撑了各项业务的蓬勃发展。

在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海科人又开始考虑自己将何去何从。站在新的历史关头,聚焦发展创新业务的战略转型势在必行,海科人审时度势,将“建设最具卓越运营和创新能力的绿色企业集团”作为自己的愿景,在波士顿、合益、杜邦等世界一流咨询机构的帮助下,开始了向创新海科、绿色海科、精益海科、智能海科、卓越海科全面转型的征程。(记者 李怀苹)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