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非遗文化“醉”东营

  “斗虎表演太精彩了,四只老虎跑跳翻滚、摇头摆尾、千姿百态,真好玩!”近日,在胜利广场举行的东营区2019年元宵节大型广场群众文化展演活动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盐垛斗虎”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赢得了评委和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这天早上,盐垛斗虎传承单位乡村艺术团的负责人刘尊俭带领人员早早地来到了演出现场进行彩排。刘尊俭介绍,斗虎艺术起源于他的家乡东营区龙居镇盐垛村,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盐垛斗虎最初是穷苦百姓谋生的手段,后来逐渐演变成一年丰收的象征、祥瑞的化身。“通过我们的展演,让大家认识、接受、传承传统文化,这样的元宵节过得很有意义。”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盐垛斗虎”在元宵展演上大放光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短穗花鼓”舞动城南庙会的消息也刷爆了朋友圈。一群小朋友身穿中国风打鼓服,执鞭敲鼓,动作奔放、舒展,展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限活力和魅力。站在队伍最前面的两个小朋友,正是东营区短穗花鼓艺术团团长张秀芳的女儿,而张秀芳本人正是盐垛短穗花鼓的第三代传人。张秀芳自豪地说:“以前都是我跟着老人家去演出,年轻人不太喜欢看。现在我的两个女儿已经成为花鼓演出的主力,在同龄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孩子跟着我学花鼓,壮大了艺术团,更传承了传统文化。” 

  非遗进城饱市民眼福,非遗下乡增乡村“年味”。据龙居镇宣传委员魏雪英介绍,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七期间,短穗花鼓艺术团和乡村艺术团还为盐坨村、北薛村、朱家村、方家村送去了惠民演出,让乡亲们在传统文化中感受浓浓年味。“花鼓艺术团每年春节都在村里演出,换新的编曲,加入现代舞蹈元素,一年比一年有看头!”盐坨村村民张振英说。 

  近年来,龙居镇对镇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挖掘、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场舞蹈艺术,并组织了“非遗文化惠民”、“非遗进校园”、“外国友人体验非遗”、“非遗+篝火”晚会等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乡村振兴、文化先行,非遗文化是乡村民众群体生活智慧的结晶。我们将继续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魏雪英说。 

(记者 吴文召 通讯员 莫海燕)

(责任编辑:黄海霞)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