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追逐“低温装备”梦——记山东龙翔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叔平

陈叔平(左二)在长凯科技有限公司指导工作。

陈叔平是国内较早开展深冷贮运设备、深冷传热设备这一特色领域研究的高层次专家之一。在陈叔平研究初期,低温绝热技术在国内尚属于起步阶段,低温装备产业发展受到技术门槛的限制,严重影响LNG(液化天然气)的推广应用。“我就是希望我的研究能够帮助国家填补一些空白领域,让自己的国家掌握话语权。”陈叔平说。

秉持这样的理念,陈叔平几十年如一日,在低温液体储运设备、低温气化器以及LNG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让他成为国内知名的低温传热技术专家,也让他荣誉等身:兰州理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主任、真空低温技术与物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低温容器工作组成员、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学者、利津县凤凰学者……而他却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还要继续苦干、实干:“我见证了国家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40年,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时不我待,必须只争朝夕!”

苦心钻研结硕果

天然气在-162℃下才能凝结为液体,要在常温常压下储存使用LNG,对存储装备的绝热性能和安全性都有极为苛刻的要求。

陈叔平研究初期,这种低温绝热技术在国内尚属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低温装备产业发展受到了技术门槛的限制,这严重影响了LNG的推广应用。”说起当时的情景,陈叔平回忆道,“设备、经费……这些条件我们当时都不具备,为了能够进行容器和板材检测,对它们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金属化学分析、光谱分析、金相分析,需要经常跑到其他学校的实验室进行。”

为了记录低温板材在-196℃下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实验数据,陈叔平和他的团队成员三班倒,记录下720小时的连续数据,为日后的研发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这种工作是对脑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数据不允许有丝毫的偏差,但连续不停地记录也让人困倦至极。”陈叔平的博士生告诉记者。有一次,陈叔平的学生因为过度劳累请假休息,他自己记录了连续36小时的数据。“从那时起,我的老师又有了一个‘铁人’的称号。”陈叔平的学生说。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陈叔平和他的团队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制造低温装备涉及的工艺流程,如高真空绝热、低温焊接、抛光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带领小厂成长为行业新星

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仅2018年,位于利津县的山东龙翔实业成功获批3家省级平台载体,技术的迭代与积累让企业“大获丰收”,使其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成长为国内异军突起的行业新星。

这家企业的技术“带头人”就是陈叔平。作为龙翔实业的技术总监和技术创新的领路人,多年来,陈叔平一直把企业的技术需求作为自己科研的方向,把解决低温装备制造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作为科研选题。

2014年山东省被国家列入推广天然气汽车试点省份,济南等城市被列为国家百城千辆新能源试点城市。“LNG汽车以其安全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但省内低温气瓶产业基本属于空白,没有规模企业,没有拳头产品,生产技术也被国际一些大型企业所垄断。”陈叔平说。龙翔实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技术上进行创新。在陈叔平的带领下,企业科研团队对抽真空技术进行改进,气瓶真空极限比国家标准高出一个数量级。通过科学的绝热材料处理并增加特殊吸附剂,气瓶真空寿命达到5年,使用年限比国内同类产品延长约67%。由于采用轻量化抗冲击内胆支撑结构,气瓶能承受汽车行驶中6个方向8G冲击载荷,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先后建立起4个省级创新平台载体,2个市级创新平台载体,走出了一条“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创新之路,构建起龙翔实业科技创新体系。自陈叔平牵头成立LNG低温装备研发中心以来,LNG车载气瓶技术列入2014年东营市攻关计划,变密度绝热技术列入2015年东营市科技攻关计划,研发的LNG撬装式加气站被认定为山东省重点领域首套产品,LNG船用供气冷藏系统制造项目列入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短短几年间,陈叔平帮助企业在低温装备领域实现了高速发展,成为省内最大的低温气瓶生产基地。

创新永远在路上

陈叔平说他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老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另一个身份是一名科研工作者,要为国家建设贡献毕生所学。“创新是没有止境的,产品也要慢慢完美,可以说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在山东龙翔实业的“课题小组”会上,陈叔平经常这样对研发人员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企业要自主创新,就需要帮他们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陈叔平仿照高校课题组的模式,在企业中也建立起“课题小组”。“基本上设置3至5人一组,每组都负责不同的课题,有的专攻焊接,有的侧重绝热,在技术攻关的同时规定他们阅读大量文献。”陈叔平介绍。通过这种“理论+实践”的模式,龙翔的科研团队成功将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原始创新结合起来。

目前,陈叔平正指导山东龙翔实业有限公司建设新能源(LNG)装备产业示范园项目,项目规划生产LNG低温储罐、LNG车载气瓶及供气系统、LNG船用燃料系统、LNG大型储罐、撬装式加气站、低温管道六大系列产品,计划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不断改进真空处理、绝热材料处理、支撑结构调节等关键工艺,探索低温装备设计、制造、安装、检测一体化服务模式。“项目建成后,龙翔实业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LNG低温装备生产基地。下一步,我们就是要让龙翔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谈到未来发展时,陈叔平说道。(记者 李怀苹)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