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现场】鸣翠湖畔声共鸣

市民在鸣翠湖畔休闲娱乐。记者 陈莎莎 报道

初冬,鸣翠湖。

这个时节,别处的草木早已枯黄调零,一片萧瑟。然而在这里,依然是满目绿色。特别是湖心岛上的那一片片草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沿景观道路一路前行,到达湖心健康岛时,一阵悠扬的歌声从岛上传来。

唱歌的是邵杰和她的伙伴们。邵杰今年69岁,是油田退休职工。从鸣翠湖项目动工开始,她就经常来这里转,见证了这里一点一滴的变化,可以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是了如指掌。

“以前这里是个水库,路是土路,周边环境也不好,没人愿意来。现在好了,树也多,鸟也多,水面又大,空气质量也好,感觉就像个世外桃源。退了休我哪里也不想去,就在这里养老!”

鸣翠湖湿地风景区是河口区的一张“生态名片”。该景区自2010年开始规划建设,景区面积达50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3500亩,是黄河以北最大的人工湿地湖。景区内还实施了黄河路景观、花园路景观、苏堤等绿化景观工程,新增绿化面积近120万平方米,湖中鸟岛上的野生鸟类大约有30余种。

说起这里的好处,胡秋风的经历更是堪称“奇迹”。胡阿姨今年67岁,是油田职工家属,2004年的时候,因为旧伤复发,在床上一躺就是十年。而现在,她已经能够自由活动了。只要不是特别恶劣的天气,她和老伴每天都要来鸣翠湖两次,走一走,看一看。说起自己恢复的原因,除了积极治疗外,胡秋风更是将之归功于这里的好环境。

“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比如,这儿人行步道这么多、这么长,怎么就没想到多建一些座椅板凳供群众休息呢?”刚才还在一个劲地夸赞,邵杰突然话锋一转,开始提起意见来。

“就是啊!我和老伴每天过来锻炼,走累了的时候想歇歇,却连个坐的地方都找不到。”对于邵杰的话,胡秋风老伴王材首也表示深有同感。

“还有,人工沙滩那个地方的沙子流失比较严重,能不能加强一下防护措施,让雨水流下去、沙子留下来?”

“每年的五一、十一,这里都会摆放很多花卉,很好看。可放不几天就撤了,这多浪费啊!能不能延长一下摆放时间?”

“还有,有些雕塑周边种的树木太多,一长起来密不透风,什么都看不到了。”

……

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从居民提出的一条条意见和建议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这方水土发自内心的珍视与热爱。

“感谢大家对景区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对于大家提的这些意见,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努力把景区建设得更好。”河口区湖滨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殷爱民表示。

告别邵杰一行,记者沿岛而下。悠扬的歌声再次传来——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

(记者 葛铸聪 陈莎莎)

记者感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美环境的价值越来越高。我市河、海、湖、湿地等资源丰富,这是构成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基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率和改善率,真正让蓝天碧水、大美湿地、文化生态成为东营的软实力。

(责任编辑:张馨月)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