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入户看脱贫(八)史口镇西商村:扶贫出实招“实力颜值”双提升

东营网讯 走进史口镇西商村,家家户户出门就是柏油路,村内文化大院宽敞开阔,街巷两旁白蜡国槐一片秋意盎然,让人忍不住想停下脚步欣赏一番。这是美丽西商的新村容、新面貌,更是精准扶贫以来西商村经历的美丽蜕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4年底以前,西商村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为零,全村没有一条硬化主街道,就连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由老供销社改造的办公室,因年久失修,也在2014年夏天一场大雨中倒塌,村“两委”只好每年以1000元价格租赁着村内诊所的一间房子办公,党员会和村民代表会都在诊所院里开。村里两条主干道沥青路已经完全报废,路上坑坑洼洼,没有任何排水措施,遇到下雨天出门就得穿雨鞋,甚至村子里谁家办喜事,婚庆公司进出车辆也得多要50元的洗车费……

怎么改?怎么扶?村“两委”着急,帮扶组着急,村民更着急。经过深入调查走访,村“两委”决定先从解决村子土地不均衡的问题入手。土地不调,民情不稳,后续工作也很难开展。但土地调整涉及各家利益,局面异常复杂。村“两委”、退休的老领导及各生产队小队长都参与进来,通过多次召开党员群众大会,讨论章程,商量办法,统一思想,确保公平公正实现土地调整。最终,多年未解决的土地问题用了3个月时间顺利完成,也为以后土地集约化种植及流转打下了基础。

脱贫增收,产业发展是关键。在上级各项扶贫资金的帮助下,西商村争取市级扶持款45万元投资入股龙源化工,年收益10%,收益归集体所有,成立扶贫基金,用于帮扶村内贫困户。利用省级扶持款100万元,投资36万元的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完工并网发电,拓宽了集体来源;64万元投资入股汇农公司,年收益率10.5%,集体经济收入突破零,实现了经济破壳。

西商村共有81条胡同,全都没有硬化。但是财力精力都有限,先修哪一条成了问题。经过全体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民主推选出人口密集、出行高的巷道先硬化,之后,又协调资金陆续完成其他街巷路面硬化。截至目前,村内道路硬化面达到了99%,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村内还同时建设了文化大院、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种植了绿化树木,加宽了进村路桥……一个全新的西商村展露新姿。

在西商村,老一辈英雄商家连抗战的故事广为流传。为了传承红色精神,西商村在村子里建起了全市第一个信仰讲堂。在此基础上,村“两委”和帮扶组正在计划着以党建为主题,打造红色教育拓展训练基地,既传承红色文化,又能带动村子的人气,达到文化扶贫的效果。

从破落小村到美丽乡村,西商村村民从思想到行动上,经历了一次“改头换面”。脱贫靠政策支持,更靠自我奋斗。“接下来,我们将在各部门帮助下继续提升村子的各项工作,为西商村村民办好事、办实事。”驻村帮扶第一书记燕全亮说道。(记者 李长莲 通讯员 赵梦)

(责任编辑:武方圆)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