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印象—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市胜利教育管理中心 陈金亮

  《中国哲学史》为中国现代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冯友兰(1895-1990)所著,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全书分为两篇。第一篇是子学时代,第二篇为经学时代。从孔子到淮南王为子学时代,自董仲舒到康有为为经学时代。子学时代主要介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经学时代则记述了从汉代到晚清整个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陈寅恪曾评此书,以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今欲求一中国哲学史,能骄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此书的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此书的许多观点,均为前人所未发,后人所不能改,已成为学术界的定论。全书史料丰富、翔实,观点新颖深刻,分析透彻,理论丰富,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中国哲学史》以人物思想为单位展开阐述,向读者呈现了一幅中国思想的发展脉络图,中国人思想的核心根源也在于此。读完《中国哲学史》,给笔者印象和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本思想。中国哲学史中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人本思想。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说起,无论是儒家的“仁”,还是墨家的“兼爱”,还是道家的“人道”都彰显了中国古人对人本思想的研究,尤其是思想史的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更加摆在了突出的地位。

  二是“家国梦”情怀。《中国哲学史》绘制了中国人思想的发展之路,从人到家再到国,形成了中国的“家国梦”。从《大学》中“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显现出这样一个清晰的脉络。

  三是中庸之道。中国哲学思想中有很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的东西,那就是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孔子说“中不偏,庸不易”,谓之“中庸”。不偏不倚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后人对这一观点也加以运用,比如汉朝统治者的“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道,“外儒内法”之道,其实就是对中庸的实践运用,不走极端,包容百家,坚持一条道路走到底。中庸之道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不偏不倚、坚持到底”。

  当然,《中国哲学史》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和特点,在此就不再详细论述了,中国哲学就像一个巨大的矿脉,沿着脉络逐渐深入下去,还可以发现许许多多我们未知的东西。这就是中国哲学的魅力!

(责任编辑:刘冉)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