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国之路,怎么走?——读《工匠精神:开启中国精造时代》

市司法局 郑少锋

  中国制造强国梦,何时云近或可撷。

  自鸦片战争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的百年屈辱史,浇醒了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的国人,先哲圣贤痛定思痛,发出了“实业救国”“实业兴国”的倡议号召。物转星移,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工业的代名词,“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让世人为之惊叹,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昂首阔步行进于伟大复兴的光辉征程。回溯往昔,“山有脊梁而峻,国有实业则兴”如一条铁律贯穿于悠悠中华五千年和世界文明发展史。今天,当“中国制造”的集结号吹响之时,工匠群体及工匠精神,重返大众视野。《工匠精神:开启中国精造时代》一书,为我们充分认识工匠及工匠精神的魅力,提供了全新视角。

  本书作者曹顺妮首先从“中国制造”话题入手,以理性的思维、感性的触角,深层次地揭示了当前“中国制造”盛名之后的隐忧:低价竞争带来生产资源浪费、品牌低端徘徊和国家形象受损等多重负面影响;国内侵权成本太低、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造成“山寨”横行;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与发达国家制造业差距不断拉大;追求利润最大化驱使资本向金融、地产等领域流动汇聚,实业空心化、空壳化倾向加剧;中国众多全要素生产率不足的企业,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和人力成本的重压,权衡而择的劳务派遣管理模式让中国企业始终处于世界制造业的底端,长期扮演着“组装车间”的角色。

  曹顺妮在最后篇章中指出:重视劳动技能的工匠教育和倡导人人平等的平民教育是工匠精神之源。当教育回归到尊重每一个个体,尊重常识,将人的品行培养放在第一位,让“心灵手巧”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工匠和工匠精神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制造”才能破除“潜规则”———信奉功利主义,追求眼前利益,将利润最大化视为可摒弃其他一切的至上唯一,做到“行止有道”———追求利润的合理化而非最大化,把销量的提升和业务的拓展建立在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之上”。

  工匠,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而这个群体所具备的严谨、专注、勤勉、敬业等品质,被称为“工匠精神”。曹顺妮以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为例,通过分析这些国家制造业由弱到强的过程,深刻阐明了一个必然:凡是制造业强劲的国家,必然拥有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并且工匠精神根植于企业文化内核,形成一种鲜明的工业价值观。“工匠精神”是推动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精造”的内生动力,是突破中国制造业瓶颈短板、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的现实路径和必然选择。

  《工匠精神:开启中国精造时代》承载着作者对中国制造的满怀期许。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