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浓浓的绿意

王立红

  小时候,家里穷,吃穿都成问题,心里只想有一口饱饭,长期饥饿的嘴就满足了,对读书没有也不敢有什么奢望,精神世界恰如杂草丛生的田地。若有本小人书是莫大的荣幸,一准抢破头磕破脸,甚至以劳动为代价换取。可拿到了,也只看图画,图热闹,满足一下好奇心,根本不会关心下面密密麻麻的字。就是想读,有很多陌生的字也会让你敬而远之。可那时候的水是清的,是流动的,闪着亮光的;芦苇随风摇曳,生机无限,似千军万马;野花到处是,白的、粉的、红的、紫的、蓝的,如天上的星星;树儿张扬得忘乎所以,不时甩一下飘逸的长发或摇晃得想跑起来;鸟儿或在天空中留下优美的弧线,或在林间,尽展歌喉。芦苇在湾边、沟渠边一片片,是鲜亮的,灵动的。我们爱玩,经常徜徉水边,让一湾碧水清洗心灵,自然赏心悦目了,或躺在草席上,听父母讲故事,与星星互相眨着眼睛,让微风吹走尘埃,或是蹲在二柱叔的身旁,听宛转悠扬的笛声,走进一个个神秘的故事里,或是留恋在游戏里忘记了时间,直到父母的叫喊,方才如梦初醒。

  直到初一,一位姓张的老师教我们语文。他博学多才,对每一篇文章见解独到,深入浅出,我的人生轨迹才彻底发生了偏移,重心逐渐走出了荒芜。他在很短时间内就讲完了教材,言简意赅,我们都能掌握,与以前的学习有天壤之别。我们兴趣浓厚。余下的大多时间他给我们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声情并茂,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在那时,我们才知道有《朝花夕拾》《春》《背影》《狂人日记》等文章,知道了还有高尔基、欧亨利、普希金、威廉•福克纳等人,才懂得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间蕴含着那么美的东西。我的心渐渐有了丝丝绿意。经常是老师充满感情地读,我们潜心地听。听完总会有一股股把心里话写出来的冲动,虽是苗儿稀疏,却也有了些许绿意,渐成风景。

  渐渐的,田野里的庄稼,一棵棵连成片,长满了心房。我们的心灵,渐渐绿意盎然起来。潺潺流水,阵阵鸟鸣,片片绿意,琅琅书声,生机盎然的心灵世界,成为当时最美的风景,犹如一幅绝美画卷,在铺展,在辽阔。

  高中时,学习任务重,读书的时间不多,大多局限于课本中的文章。喜欢听语文老师声情并茂的阅读,喜欢他精辟的见解和分析。心里有了浓浓的绿意,清凉了起来,清新了起来,总感觉这绿意有自我清洗功能,让自己的心灵不被灰尘遮蔽。

  大学时,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读书。图书馆是我几乎每天光顾的地方。一本本图书,宛如一杯杯香茗,沁人心脾,滋润着我的心灵,让人难以放下。两年的时光,我留恋于绿意浓浓的世界。一片片青草,一棵棵绿树,绿了我贫弱的心,滋润着我干涸的心,让我的心找到了归属感,清净感。

  毕业后,我被分配在一所偏远的中学教书。迫于生活压力,日夜奔忙,身心俱疲,无暇读书,曾经绿意浓浓的心灵,渐渐又长满了荒草。虽很累,可很空虚,有时感到空落落的,偶尔拿起一本书想读,也是心烦得要命,只好丢掉。

  偶尔走进附近的田野,才发觉周围绿意盎然,风采依旧,依然五谷丰登,依然被绿色覆盖,依然鸡犬相闻,一派祥和生动的景象。我心灵的荒芜与乡村的生机成对比。我的心隐隐作痛。犹如一声炸雷,惊醒了蛰伏在我心灵深处的东西。于是又找到了久违的充实感,清新感。

  独处一室,忙里偷闲,与几本书交流,挑几首诗词浅咏,荒芜的心灵渐露生机,那颗粗糙的心也日渐温润起来,丰满起来。读书,是源头活水,浇灌荒芜的田地,滋生绿意。

  书读多了,就有一股写点东西的冲动。我总觉得读书就像是蚕吃桑叶,光吃不吐也不行,吃了就逼着你去写、去想、去思索更大、更广阔的问题。一行一行,一字一字,把自己的想法和人生的体验都真实地写出来,通过读书写文章来静心、养灵、怡情。一生之中能养出一颗向善之心,传递一份正能量,对一生的幸福成就而言,可是一件比什么都要重要的事件。

  读书,清净心灵,记录心得,几年中竟然发表了50多篇文章,获得了30多个奖项,是对我最大的褒奖。我快乐着,幸福着。

  在世间,读书是件愉快之事,一本本书地读着,一块块砖地搬着,一个固若金汤的城堡就这样建成了。在这个城堡里,可以百毒不侵,可以宠辱偕忘,可以去留无意,可以享受生活的快乐,心是静的,心灵是纯洁的。然后,拿起笔把真的、美的、善的,温暖人心的、砥砺心智的东西写出来,与朋友分享,为大地添一抹绿色,为每个人的心灵增一分绿意,岂不更好?岂不快哉?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应该是一个优雅的人、一个喜欢生活的人、一个阳光的人。一个这样的人应该是朋友遍四海,传递社会正能量之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这样的人,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

  品一杯香茗,让缕缕清香涤荡烦恼;读几篇名著,留片片绿色住满人间。早晨,敞开心扉,迎接缕缕霞光,神清气爽;晚间,品读文字,呼吸阵阵墨香,心旷神怡。真爽!

  读几本好书,成就内心的那份自我,成就人生的灵魂,清洗在繁华中蒙上的尘埃,长满浓浓的绿意,岂不快哉?

  读书,让我的生活诗情画意,让心灵绿意浓浓,洁净如初。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