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温暖前行

代绪荣

  在这波谲云诡的人世间,能与文字、与书籍结缘无疑是一件幸事。通过这些无声的智者,能把人生看得更透彻、更清通,那更是不可多得的幸运。

  能用灼灼文字去抵御人世悲凉的人,在文学界里,迟子建当之无愧属于其列。她是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只可惜我读到她的书时迟了些。只是在今年年初,我才读到了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这部书选用一位九十多岁最后一位酋长女人自述的口吻,讲述了生存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族人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当然,依照迟子建的风格,不会去着笔直接书写这个民族,而是通过这个民族里面一个小小部落的组成部分———乌力楞里几个家庭人物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展开的。

  读它的那天,窗外乌云沉沉,狂风大作。在这种天气下,我被书中的人、事、情、景深深地感染着。与这些生存在大兴安岭深山老林里顽强而勇敢的人们一样,感同身受地体味着:风雨雷电中生存的不易、篝火进餐中的欢声笑语、载歌载舞中的乐观满足。

  而给我触动最大,让我眼泪汹涌而出,几度失声痛哭的是书中那些有血有肉、似乎与我们相熟相识,还带着鲜活生机的人物的死亡。以至于第二天清晨我爬起床时,眼肿如核,目含悲情。生活在这本书中的人物,死亡道路都不尽相同:有的死于雷电,有的在熟睡中被冻死,有的因救人被狗熊攻击而死,有的是殉情,有的是为了抗争命运的束缚自杀身亡,还有的是被误伤致死,甚至是被吓死。起先,我百思不得其解作者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描写死亡,把世界上最悲情的东西撕裂给人看,直到最后我才悟懂。首先,近百年的历史,期间经历着这么多人物的死亡是合乎情理的。其次,就如作者曾被人问及:为什么在作品里时常提到死亡?作者答道: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绕不过的话题。

  一个敢于直面死亡的人是敢于正视生活不幸的人,当属这悲凉人世中的强者,更是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既然死亡的悲剧不可以回转,那么就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去点亮所有人的眼睛,虽然经历了命运中的种种不幸和沟沟坎坎,却能在生活和文学之路上愈走弥坚,这就是真实的迟子建。

  恰如轮椅上的坚强者史铁生先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我想起了《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开篇语: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也可以借用一下:生和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结果,但我们可以把生死之间的距离———生活的道路和状态演绎得别样精彩。

  所以,如果人生注定是场悲剧,我们可以把悲剧放到最后一刻,这之前,我们要像势不可挡的朝阳一样轰轰烈烈地生活,带着融融的暖意走近夕阳时分。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