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济宁嘉祥:“1+N”扶贫模式让丧失劳动力贫困户赚钱养家

济宁天久工贸的工作间

  中国山东网2月6日讯  (记者 刘自锐)“2014年以前,由于丧失劳动力,家中的经济来源几乎全靠种地,一年收入也就千把块钱左右,温饱都成问题,就别提吃药看病了。”济宁市兖州人窦永贵告诉记者,如今在济宁市天久工贸公司上班一个月至少能拿到2000元左右,收入可以支撑起家里的经济。因为嘉祥县创新开展了党建“1+N”组团结对帮扶活动,不仅让本地人受益,也让外地人跟着受益。

  “1+N”团队不仅帮扶本地人

  记者了解到,窦永贵患有强制性脊椎炎,父亲也患有偏瘫多年,母亲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愈加不好,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依靠土地流转和低保勉强的维持生活。他经朋友介绍,来到了嘉祥一家工厂专门设有残疾人扶贫基地,在这从事手套成品的质量检验工作,每个月还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

  嘉祥县为了能够发挥党员干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开展了党建“1+N”组团结对帮扶活动,“1”即一名科级领导(或中层正职)干部牵头,“N”即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爱心人士、镇(街)包村干部、特殊家庭所在村(社区)党员等。牵头人员负责组织召集,管理服务,每周至少一次给结对家庭打一次电话,或登门走访一次;团队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活动以解决特殊家庭实际困难为目的。

  窦永贵说,刚来的时候也不懂手套质量检验的工作,公司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后,不仅学会了一项技能,还能领到工资。“在旺季的时候一个月工资能拿到3000元左右,而且在这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劳动强度也比较小,现在的收入可以支撑起家里的经济来源,等过年回家的时候带点礼物回家。”

  采取“多帮一”的形式精准对接

  济宁市嘉祥县西张村村民陈树成也是受益者之一。67岁的陈树成本身患有哮喘病,儿子在车祸中去世,儿媳妇改嫁,现在和刚上三年级的孙子依靠低保维持生活。帮扶团队了解到了陈树成的情况便实地进行考察,经了解,他爷孙现在居住的房子存在危险,拿到的危房改造资金也不够修盖房子。“1+N”帮扶团队一人带头召集了12名干部群众筹款6000元,帮助他们搬进了新家。

  “陈树成的儿子车祸去世,小孙子也变得沉默寡言,心理上受到损伤,帮扶团队便主动联系爱心企业帮助小孙子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同时,也受到了爱心企业的捐助,资助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上学费用。”嘉祥县下派干部办公室副主任李永国说,经过帮扶团队的爱心帮助,小孙子慢慢的自信开朗起来,学校成绩也越来越稳定。

  李永国说,“1+N”帮扶团队为每个特殊家庭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发挥团队成员自身优势,积极为结对家庭提供健康就医、教育辅导、心理咨询、技能培训、资金帮扶等。其中嘉祥县的一家爱心医院也会每个月安排医生到特殊家庭中走访,上门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郭庄村“1+N”爱心团队

  “1+N”团队将覆盖每个地方

  嘉祥县郭庄村也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心帮扶活动,实现“党建‘1+N’,脱贫梦成真”的目标。在郭庄村当志愿者的于梦琦告诉记者,郭庄村街道投资建设了15处摊点,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摊位,其他摊位按照管理规定每月收取200元的摊费,一年可收取1.6万元的租费,作为集体收入,由村里拿出一部分钱对贫困户进行有效帮扶。

  同时,郭庄村镇村干部爱心捐款,共计1.9万元。爱心企业捐款,共20.7万元,其中17万元用于投资建设了500㎡的扶贫车间。此外,街道已与企业已签订了车间租赁合同,年租金2万元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同时与6名困难群众签订了用工协议。

(责任编辑:刘冉)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