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委员大会发言摘登

  1月5日,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有10名委员做了口头发言,现摘登如下:

  市政协委员杨同贤建议,全力应对国家和省级层面港口整合趋势,采取由内而外、以强带弱、循序渐进三步式模式,按照先急后缓、先大后小顺序规范港区码头建设次序,以东营港区为主成立东营港集团,突出东营港发展液体化工品主业;加快港口建设,力争提前完成“亿吨大港”发展目标,完善疏港铁路、公路交通体系,繁荣港口物流;建立安全工作协调和监管机制,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整合和加强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提高对海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监管实效。

  市政协常委张伟建议,深入推进化工产业节能减排,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推进完善工业园区建设,调动工业企业入驻园区的积极性,建立环保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创新财税保障投入机制,加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项目;加快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进程,将环境违法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生态环保多维屏障,开展植树造林和湿地再造修复,着力增加城市绿化覆盖面,进一步为环境减负、为生态增值。

  市政协常委周洪成建议,胜利油田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人才“富矿”。由市政府与胜利油田加强交流磋商,签订人才培养使用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人才培养使用一体研究部署、一体推进实施;建设专家技术人才数据库,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建立重大科研、技术项目联合攻关机制,油地定期联合组织科研成果评比、技能比赛等活动;探索建立油地企业间的人才资源共享体制和机制,深化油田与和有关科研机构、职业院校的合作交流,加大对油田各类人才的招引力度,创造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和机制。

  市政协常委王新明建议,市政府在胜利医院现址建设市级传染病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和中医院,设置相关病区、病房和科室,补齐市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短板;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引进精神卫生康复、中医、传染等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合理人才梯队;对胜利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感染性疾病科、结核科、精神卫生康复科)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给予足额财政补贴。

  市政协委员杨继红建议,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为契机,强化社会发展、城乡等多个规划的衔接融合,突出“全区域”“全要素”理念,将全市作为一个整体景区进行打造;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制定出台扶持政策措施,设立旅游发展引导基金,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培育旅游龙头企业,探索组建综合性旅游集团,解决东营旅游发展“有星无月”的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实现全域旅游交通网络覆盖,完善旅游住宿服务体系,推行旅游项目微信扫码“语音解说”。

  市政协委员宋秀峰建议,推进金融法治环境建设,提高诉讼效率和债权执行回收率,依法打击财产转移行为和逃废债务行为;尽快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健全中介机构监督制约机制,推进信用地区、单位、农户创建活动;积极发挥银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加强同业约束和同业合作,共同营造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金融环境;设立信贷周转基金,建立风险缓释机制,推进重点企业债务重组;拓宽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渠道,推动银行债转股,筹资设立金融不良债权处置基金,提高不良债权处置效率。

  市政协委员古金钊建议,东营已进入“高铁时代”,应研究我市高铁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和举措,科学制定未来产业发展、城乡统筹、旅游、商贸等专项规划;论证选择好东营高铁站选址,论证研究是否建设高铁新城,加快配套设施建设;规划打造温泉高铁小镇,加大对高铁沿线的专业旅游推介,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上抢抓先机;围绕“同城化”加强与相邻城市、区域、院校之间的合作,把招商引资工作与发展高铁经济有机结合,精准招商,培植核心竞争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市政协委员宋卫忠建议,遵循全域规划、全域整治、全域建设的理念,高起点编制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提高城乡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壮大基层环保监管队伍;推动农村新型业态发展,探索发展“旅游+农业”“互联网+农业”模式,探索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农庄经济;加快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对我市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积淀的村落进行保护利用,做好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农民文明素质培养。

  民建东营市委(发言人宋继亮)建议,应研究制定全市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编制发展规划,扩大“互联网+工业”专项资金规模;加快推进企业“上云”,实现制造资源、数据等集成共享;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构建若干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传统产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围绕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石油装备等重点行业推进智能制造;研究制定工业电商行动计划,引进工业互联网人才,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培训基地培养专业人才。

  市政协委员史本泉建议,研究制定我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以地方规章的形式调节好政府、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关系,为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细化和落实提供法规依据;有计划、分层次地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健全学校内部治理机制,推动学校治理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在教育领域探索组建第三方调处机构,受理教育安全事故的调查、评估和调解;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对学校给予支持与配合,及时化解各类风险,应对舆情危机,为学校育人营造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刘洁)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