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的几点思考

□孔巧晨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是学界研究的“老课题”。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始终局限于现代化和转型,批判和继承等关系范畴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传统文化的定位不应只局限于文化范畴本身。就文化谈文化,一味专注找寻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相同点,只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那么,国情又包括什么呢?一般来说,国情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是不能忽视的客观存在。之所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关键在于传统文化对当下现实产生的影响。因为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层面,其历史积淀性和长久性决定了历史“惯性”的存在,表现出即使决定其存在的经济基础发生改变,传统文化也会呈现出稳定性和滞后性。马克思对此有着一针见血的见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传统文化的这种稳定性和惰性至今仍然发挥着独特效应,传统文化对我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将长期存在,这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必须要面对的重要国情。

  还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仅是那么简单。以往在谈到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时候,马克思主义总显式微,似乎实现中国化就必须依赖中国传统文化,并找寻大量证据证明二者有诸多相通之处,这样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难免有“抱大腿”的嫌疑。其实,大可不必这样。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真理性是经过我国革命、建设和发展实践证明了的。以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代表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结晶,并成功指导了我国的民族革命、现代化建设和当代改革。这点毋庸置疑。真理的宣传就应该理直气壮,我们说的“四个自信”中的理论自信就是这个含义。我们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辩证的、历史地看待传统文化,不能一味全盘继承。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大前提和基础性的作用,但不依赖,不乞求。随着国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会越来越多,终将会完成国家意识形态和民间信仰的统一。

  二、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挥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我们很少看到有传统文化的站台,作用发挥不显性,那么这种“隐性”的基础作用是如何发挥的呢?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学者韩步江就认为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作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重要中介,是实践本体论意义上的辩证结合。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而笔者认为,除了实践,“人”这个主体也是重要的作用中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过程,是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发展实际解决中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推动中国实践不断往前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一直是发挥作用的主体。但人不是简单的存在,会受到主客观的重重制约,而文化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影响因子。“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一词的本义就是对人的教化。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一旦内化为人们的态度和信念,就会形成惯性和定式,深化沉淀成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转化为人们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每个国人的“灵”和“魂”,诸如“以天下为己任”、“讷于言而敏于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塑造了国人独特的民族精神。正是深受传统文化中内蕴的这种忧国忧民精神和实用主义思想熏陶的近现代社会精英,在民族危亡的时候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够满足反抗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政治革命的需要,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者蓄养了深厚的精神动力和浓厚的爱国情怀,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总之,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融合的过程中,要从传统文化是我国国情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客观事实出发,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虽然源出的文化背景不同,立基的经济基础不同,服务的阶级属性不同,但本质上都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领域,作用于主体的人,又通过人这个主体实现其影响。这是二者实现融合的生长点。 (作者单位:市委政研室)

(责任编辑:刘楠楠)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